第82章 接替

朱勛接到宣召沒有絲毫的遲疑。

鐘祥喪母, 皇帝不會同意他丁憂,但是老兄弟是個孝子,傷心是難免的。年紀不饒人, 一場喪事辦下來,別看皇帝到場很風光, 鐘祥只有更加的累。這個時候宣他進宮相幫著鐘祥再分擔一下,是皇帝會做的事情。鐘勛也有心理準備。

不用他,難道用紀炳輝麽?朱勛也不喜歡紀炳輝, 這老東西總是一股子高高在上的氣味, 聞之令人作嘔。

朱勛也是早早跟隨皇帝起兵的人,序列之中僅在鐘祥之下,並不認為皇帝給自己分派的任務自己會完不成。他帶著一點“老子又能發威了”的小得意, 踏入了宮中。

也是萬萬沒想到, 見到皇帝之後就被扔了個大餡餅。皇帝沒有讓他起身, 而是走到他的面前說:“鐘祥,中風了。太尉, 你來做。”

“咚”一聲, 朱勛就著跪姿坐到了地上,忙又爬了起來, 問道:“陛下?您這是什麽意思?老鐘他……”

皇帝痛苦又無奈地閉上了眼睛:“他比咱們年紀都小。”

朱勛脫口而出:“兵馬怎麽安排?”

不是他無能,而是這事就很麻煩,必須得請皇帝指個大方向。鐘祥是太尉, 掌控兵馬,朱勛接手就是一個大攤子。

本朝兵馬的結構也很復雜, 並不像公孫佳讀的那些禮制的書裏寫的那麽層次分明。事實上,所有的禮制典籍裏寫的東西,都不可能被完美的照搬到現實中, 執行的時候肯定會有許多的變通。這些東西不親自接觸,是要掉坑裏的。

譬如本朝,有朝廷的兵馬、幾家顯赫門庭自有私兵、還有一些收編的前朝兵馬,這是另編的,雖然也叫官軍,但是不同。還有邊軍,又有禁軍,相互的雜糅。

連征兵的方法,書裏就寫那麽一種,實際上征兵的時候除了抽丁,還有拉壯丁,還有奴婢中擇壯者的奴官等等。兵種也各有不同,你說著是按類抽調,實際上真用到的時候,是怎麽順手怎麽來,不走大褶子就行。特別嚴格的執行?沒有的。

這還只是表面上的,內裏各方勢力的交錯,朱勛自己是其中一方勢力,但是沒有掌過全局。鐘祥是之前在皇帝以下掌全權的,他中風了,這擔子就得移到朱勛身上——不然叫他過來幹嘛?

本來有個現成的接班人公孫昂的,公孫昂比鐘祥死得還早,皇帝只好拿朱勛來頂一頂了。朱勛心裏有點打鼓,做太尉,資源可以傾斜自己人,輪到他也抖起來了,這是好處。皇帝是個公平的人,拿皇帝的好處你就得出力——頂住紀家。

皇帝道:“鐘祥上了丁成的奏本,我假意同意,他要謝罪,奏本往復總需要幾天。這幾天裏,你要辦好交割。”

朱勛吃驚地問:“紀炳輝這條老狗,值得您這麽忌憚嗎?”就不用啊!開國皇帝的威望,給紀炳輝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就算敢,他也掰不過腕子。

皇帝揉了揉眉心:“不要節外生枝,我看呐……北邊兒又要不安寧了。”

朱勛會意,以皇帝的威望,眼前這個交替不算什麽,但是鐘祥中風了,接下來的布局就需要時間,還是得悄悄地進行。

鐘源一直沒走,鐘祥好好的時候,他是想到軍中歷練的,現在情況有變,他無法抉擇,只好默不作聲。皇帝道:“你陪你朱翁翁走一趟,交割分明。”又寫了幾道手諭,好好朱勛調動兵馬。有些人,鐘祥能鎮得住,朱勛就未必鎮得住,得給他們時間磨合,萬一脾性不合,投了紀炳輝,又是個麻煩。

朱勛擡步要走,又停了下來,遲疑地說:“老鐘已然是這樣了,要是北邊兒有什麽大活兒……”

“那你還不快去?!”皇帝也是擔心這個。

朱、鐘二人不敢耽擱,急匆匆地先去鐘府見鐘祥。

留下一個皇帝疲憊地坐在龍椅上,半晌沒回過神來。太子章熙前來尋他的時候,便看到自己的父親弓著腰坐在禦座上,看起來已是一個純然的古稀老者,衰朽、無力。聽到腳步聲,皇帝突然擡起了頭,章熙腳下一個踉蹌,他印象中的父親又回來了。

“來了?”

“是。”

“坐。”

皇帝慢慢地將鐘祥中風的消息告訴了太子,章熙也是一驚:“那……”

皇帝道:“本以為他還能撐上幾年,我走了之後,還能為你震懾群小,誰料到……唉……我已命朱勛接管兵馬。唔,鐘源,你看行不行?”

章熙皺眉道:“他?恐怕還不行。”

“給他一支兵馬,去歷練!”

章熙道:“他才回來,且姑父還病著。他上次北上,仗打得並不特別出色。”

“所以才要歷練,叫癩頭也去。”癩頭是鐘保國小時候的綽號,皇帝順口就說了出來。

章熙道:“也好,有親叔父帶著,也能跟著多學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