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太妃

回到紀府, 天色已暗。

紀家是個極講禮儀的人家,教育女孩兒是母親、祖母的責任。侍女們逐一點亮蠟燭,火光跳動起來, 照得人臉上忽明忽暗。

紀夫人坐在上首, 既慈祥又威嚴,問兩個孫女:“回來了?如何?”

請安時拜一拜, 日常見面倒不用跪拜。姐妹倆對望一眼, 齊聲道:“是。”

她兩個的母親也是一對姐妹花,兩人同父,長相間有五、六分相似, 裝飾也相仿,整整齊齊的煞是好看。紀夫人的唇角不自覺地翹了一翹:“坐下慢慢說。”

紀瑩與紀英乖巧地坐定, 由紀瑩先說:“到的人很多, 有鐘家的人,上次容小娘子生日我們同去慶生的幾個人, 容家的小娘子們都沒到,還有些命婦。”

紀夫人問道:“都說了什麽?”

紀英道:“我與阿姐與延福郡主鄰座, 說些閑話消息。她們人多,講得很雜。”

紀瑩道:“阿婆, 您兩次讓我們看公孫家的小娘子,不知是什麽意思?還請阿婆示下, 我們也好知道要看什麽。否則這裏瞧瞧那裏看看, 怕看漏了。”

她兩個連聲音都有幾分相似, 一人一句,像是個合唱。紀夫人拿茶盞的手頓了一下:“沒什麽,閑問問。去換身衣裳,你們阿翁忙完了, 就用飯。”

紀家還守著古禮,一大家子一定要一同吃飯才顯得底蘊十足。他家已是四世同堂,幾十口人聚在一起,按著輩份一坐,愈發顯得合乎禮制,合適被儒生們拿來當個模範的例子。

姐妹倆不再多問,彎腰曲膝一禮,攜手回房。回到房裏,紀瑩道:“不對。”紀英輕笑一聲:“當然不對啦,阿婆一定打著什麽主意。還問嗎?”紀瑩道:“想是大事,本不該問,但我們身陷其中,還是知道一點為好。”

紀英道:“那……阿娘或許會知道。”

紀瑩道:“先問問阿姨知不知道吧。”

她們的生母都在正室面前伺候著,如果能從生母那裏打聽到消息,反而比從別處詢問要方便且安全。兩人動作敏捷地換了身家常的衣服,去了大件的首飾,等到飯後父母一處說話了,她們將生母迎過來說話。

兩人的生母也到女兒這裏來緩口氣兒,四人共處一室,很有默契地各據一張椅子,只坐著,不說話都覺得很開心。侍女來上了茶,才打破了這中安靜。紀瑩的生母問道:“巴巴的將我們叫了來,必有事的,說吧。”

紀瑩湊過頭,小聲地問:“是有一件事,阿姨近來可有聽過公孫家的事兒?”

她生母吃了一驚:“什麽?你怎麽說起這個來?”

紀英道:“阿姨,你一定知道了什麽,就告訴我們吧。”

姐妹倆一人一句,將自己現在的擔憂說了,弄得母親和姨母也擔心起來。老一輩的姐妹倆也是這個習慣,一人一句,將自己聽到的小聲說了。

四顆腦袋湊在一起,輕聲說著話,紀瑩與紀英的臉色變得不好了起來,紀瑩再三確認:“阿姨聽得真切?”她生母道:“那是當然,她們說的時候我抱著瓶子在裏間,從門縫裏一看,娘子的臉色都變了。”

紀瑩道:“這怎麽可以呢?”

她生母說:“是呀,那家小娘子常病的,誰家娶妻要娶個病人?當娘的肯定不樂意。”

紀瑩一跺腳:“你在說什麽呀?阿娘還不樂意?人家一個女孩兒,要承家業的,誰要嫁你家?”

一語將她生母驚醒了:“是呀!這不是要吃絕……”

她妹妹一把捂住了她的嘴:“別說了!你們兩個,什麽也都不知道,嗯?”

紀英結結巴巴地道:“知、知道了。”

二人生母知道孩子都不是張揚的人,又叮囑了兩句便相攜離開,留下姐妹倆面面相覷。紀瑩道:“幸虧先問了阿姨。”

紀英道:“那接下來怎麽辦?就咱們倆?能相看個什麽?我看,阿婆這麽做,就不是很誠心。這事兒,太……”

紀瑩道:“穩住,別慌。咱們怎麽辦?”

姐妹倆也沒有處理這中事情的經驗,類似的事兒兩人隱約知道一些,自家雖然講規矩,不太幹凈的事也不是沒有,只是沒讓她們參與,她們也只是風聞而已。現在缺德事兒擺在面前,實際上已經沾了手了,兩人心裏都不好過。以二人耳聞目睹,親身體驗,祖母還真能安排這樣的事。

互相看著,終於,紀英試探地說:“咱們,還是不要推波助瀾了吧?忒寒磣了。”

紀瑩松了一口氣,與妹妹結成了攻守同盟:“好!”

兩人都是嬌生慣養的姑娘,如果只有一個人意見與父母尊長不一致,多半是沒有膽子反對的,心裏再難過,也只好遵從孝道。有一個做伴的人,膽子就大了一點,敢於陽奉陰違了,她們就是彼此的膽子。

找到了膽子,夜裏也就不用轉輾反側了,兩人都有點小緊張,期待下一次與公孫佳見面。如果發現有什麽不對的地方,她們甚至想為公孫佳攔上一攔。別人缺德是別人的事兒,她們不能眼見著自家長輩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