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五月

進入五月, 一天比一天熱,公孫佳越發懶得動彈,所有人也不敢多勞動她。無論有什麽事兒, 通常都是在府裏解決。哪怕是期間方保又造好了一處出租房, 公孫佳也沒有去看。另一方面,簡義督造的園林也建得一個雛形, 公孫佳同樣不曾出門巡視。

而盯著廣安王府與呂府的人, 已有十天沒有送來消息了。為了不打草驚蛇, 榮校尉也沒有催促探子們必須馬上得到進一步的情報。好在公孫佳還有一個表嫂可以提供情報。

延福郡主自打被親哥哥薅過去幫忙收拾爛攤子,整整忙了三天。先是跟公孫佳借了禦醫, 接著是回東宮見親爹。太子當時不在東宮,她只能硬著頭皮先跟太子妃報備, 將公孫佳的話當成自己的話說給了太子妃。

太子妃欣慰地道:“虧得還有你。”

延福郡主道:“阿娘, 早些想辦法吧。藥王那裏的禦醫也不能總扣在大哥那裏。大哥總在外面, 也不是個事兒。”

太子妃道:“說的是啊, 你也勸勸他。”

延福郡主頭皮發麻, 道:“我若能勸得動, 也不用回來跟爹娘說了。這事兒還得您來辦。”

太子妃也不會跟延福郡主商量這件事, 只回了三個字:“知道了。”

延福郡主忙了個寂寞, 轉頭去了王良娣那裏。王良娣告訴她:“阿福被娘娘抱走了,呂家夫人過來把女兒接回家去養病了。”並沒有什麽新消息。延福郡主又打聽太子的態度, 王良娣低聲道:“很生氣!”

“啊?那——”

王良娣擺了擺手:“都不好說。可是呀,大郎這一賭氣,恐怕會惹得殿下更生氣的。你在殿下面前, 千萬不要提這個。也不要提你二哥。”

延福郡主道:“我知道了。”

跟王良娣說完了話,延福郡主有點解恨——父親對大哥有意見了。她不在乎父親更疼愛哪個兒子,如果二哥能夠取代大哥的地位, 對她更有利。她的一切源於父親,又不是源於哥哥!

正想著,卻與另一個匆匆出宮的人撞到了一起。延福郡主驚訝地看著來人:“五郎?”

來的是她的五弟,今年十五歲的章旭。章旭是宮人所生,親娘出身不高,是一個庶弟的典範,常年跟在章昺身後轉。

章旭叫了一聲:“阿姐。”

兩人年紀差了七、八歲,相處也不多,稍有些生疏。還是延福郡主先起的頭,問道:“你也要出宮?”

章旭道:“是。阿娘讓我去找大哥。”

“讓你去把他叫回來?”

章旭道:“是。”

“那走吧,咱倆一塊兒。你知道他在哪兒吧?跟著我的車走吧。”

延福郡主帶著五弟去了大哥的宅子,磨蹭了一陣兒,就只聽到一個勸,一個不聽勸,沒有新消息。怏怏地回來跟公孫佳交代了一下事情,轉頭回到鐘府氣得不想出門了——這一回,她虧了。

公孫佳依舊穩坐釣魚台,對廣安王府的事只字不提。

期間,容府送過來一本抄錄好的《退思錄》,是上一次公孫佳宴請江仙仙和容瑜答應給她找的容家的藏書。雖不是絕版原裝,也是精心抄錄的。

送書來的是一個幹凈清爽的老婦人帶著幾個溫和有禮的丫頭。這老婦人自稱姓楊,一頭花白的頭發,步態卻未見拖沓。她的表情也與一般仆人不同,雖是恭謙,卻又隱隱透著一絲自豪。一口地道的官話,語速不快不慢,聲音不高不低。一切都是那麽的規範,連一根頭發都不會造反。

公孫佳唇角微翹,看她叉手行了禮,沒有晾著她,用了“媼”這個詞來稱呼她,讓她坐下。慢慢地問道:“府上小娘子可還好?”

楊氏欠身道:“一切安好,小娘子很想念縣主。今日命老身前來,一是為送書,二是為送請柬。”

阿姜被楊氏帶得,行動愈發端重,上前接了請柬轉過來。公孫佳打開一看,這也是上次說好了的,容瑜的生日請帖。

公孫佳道:“我自是要去的。”阿姜聞言,就拿一件公孫佳的帖子轉由楊氏帶回去。

楊氏又道:“不知縣主有何喜好又或忌口,還請示下,敝上好先做準備。”公孫佳看了一眼阿姜,阿姜上前道:“待會兒我與您細說。”

兩人之間都很客氣。

公孫佳道:“正巧,我這也有一本書要給她,有勞給她帶過去。”這說的是鐘佑霖的第二本雜記集子。自從第一本印出來之後頗受好評,鐘佑霖的幹勁十足,很快又給表妹寫了厚厚一疊的雜記,仍是公孫佳給他篩選、印刷。關系稍好的如江仙仙、容瑜已提前向公孫佳索取了。

楊氏也接了書,由阿姜將她送出門去,順便告訴她一些公孫佳的禁忌。

送走了楊氏,阿姜提起裙子便奔了回來,喘息也急促了幾分:“主人,剛才那個人,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