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書庫

“看我幹什麽?好好學!”

公孫佳沒有急著跟外公理論, 而是先問:“學什麽?跟誰學?怎麽學?”

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省事兒,鐘祥在這種時候耐心就特別的足,說:“學些什麽典章制度, 與他們打交道是一定會用得著的。你外公吃過這個虧, 你們就不能再吃了。人麽?就那個陸行,這些東西他熟。唔,怎麽學?就讓他隔天到你那兒給你講半天, 先把這些給你理理順。接下來你要還有什麽要問他的,隨你怎麽弄他。”

“陸行?‘書庫’?”

“對, 就是他。”

公孫佳聽懂了, “典章制度”四個字就不是會出現在鐘祥嘴邊的詞, 他說在這上面吃了虧, 估計是真的,不過這虧應該吃得不大, 大了她應該也就知道了。能讓鐘祥警醒的“虧”, 恐怕還得與皇帝的態度有關。

皇帝要給天下立規矩。這也是常理,一般只要是個差不多的朝廷, 立國之後會辦兩件文化上的事情:修史、制訂典章律法。

修史是修前朝的史,這個還沒開始呢。典章倒是已經訂了一些初步的,廢了一部分舊有的。其中一項就包括過年的時候公孫佳給姨媽鐘英娥提到的那個紅封本子。

這個那是得學的,公孫佳自己都想學,不過一直沒安排上。外公出手還是很靠譜的, 請的這個人也很合適。

陸行這個人,公孫佳是從鐘佑霖給她寫的小道消息裏知道的,人稱“書庫”,今年七十多了,是前朝的遺老。但是不像吳選他爺爺那樣不長眼, 而是麻溜混到了今朝皇帝那裏做了個供奉。因為他有一項絕技,所有典章制度、經史掌故、律法條文釋例都知道,提一句,他能把上下文都給你說出來。但是你要問他的觀點,他的觀點就是沒有觀點,他就背書在行。所以得了個外號“書庫”。

“他不是在陛下那裏做供奉嗎?怎麽……”

鐘祥擺一擺手:“七十多了,在陛下那裏沒多大用處了。”皇帝收了陸行,一是之前為了顯示新朝的態度,二是整理典章律法的活兒要用到。如今大局已定,陸行又老了,典章制度、法律條文也理得差不多了,就不用他了。

接下來修史、修改制定適合本朝的規章和律法就用不到“書庫”,得用點“智囊”,陸行夠不上,幹脆就給放出來了。

陸行這個供奉的級別本來就不高,致仕之後一般人能拿一筆不如在職時高的俸祿,即,工資打折。陸行一大家子,還有兒孫,想要維持以前的生活,是得想點辦法的。正好鐘祥有這個需要,得給外孫女找個家教。陸行給公孫佳當老師也不算辱沒了他,又能再得一份薪酬。

兩下一拍即合,鐘祥沒問公孫佳的意見就搶先把陸行給定了下來。

公孫佳問道:“那哥哥們呢?”

鐘祥瞪眼:“你大哥不用陸行,旁的人有幾個是會跑到書庫裏查書的?”

一個“書庫”,就是個工具,得看誰來用。鐘祥給陸行的定位一如他的皇帝表哥——這就是個資料庫。

鐘祥倒是有幾個孫子愛好文學,但是這個“愛好文學”讓鐘祥覺得還不如不愛的好!也是邪了門了,不知道是哪裏出了問題,他兒子裏還有兩個能幹事的,本以為孫子數量多,怎麽也得多出幾個好人,結果……

一想起孫子,他又頭疼了,對公孫佳說:“就他了!你好好學,給你外公爭點氣!”

公孫佳道:“好。我再給陸行一份束脩。”

“不用太多,”鐘祥人老成精、熟諳世故,教導外孫女,“你給個書庫那麽多錢,以後遇到更好的人,你要怎麽辦?別人看著一個糟老頭子都拿那麽多,價擡上去了你要怎麽收場?別信他們什麽狗屁的‘買馬骨’,你又不是那個什麽王,拿什麽壓得住場子?別當冤大頭!”

公孫佳笑笑:“是。”

鐘祥語重心長:“你的路原就要比別人難走一些,每一步都要小心,你犯錯的機會比別人更少,懂嗎?”

公孫佳低下了頭:“是。其實,我也沒閑著,正在復盤阿爹以前的戰例……”她慢慢地將自己一部分的計劃透露了出來。

鐘祥道:“哦,能學到什麽東西嗎?”

“多了很多困惑。”

“嗯?”

公孫佳原本是想攢一堆問題一塊兒問的,現在有機會了,當然要請教,將一些疑問一一擺出:“積石山那一戰,我不明白為什麽要穿插。”

“那樣最快。”

“不是不明白結果,是不明白怎麽做的這個決定。從結果倒推,反正都打贏了,怎麽做都是對的,但是在沒有結果之前,怎麽下的這個決定?”公孫佳補了一句,“我問過阿榮,也沒有別的消息用以佐證需要這麽做。問過單先生,並沒有其他的消息渠道。那天遇到余伯伯,也問了他,他說,阿爹就這麽決定了。我能看出來這樣做的好處,這樣做的結果很好,但是當初為什麽這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