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元夜

公孫佳配紀家的孫子?

章昺已經完全不能理解自己的母親是怎麽想的了。

還如何?不如何!這不可能呀!

章昺的表情太明顯了, 太子妃不用等他開口就知道了他的看法。本來只是一個想法,一旦被兒子明顯的表示出反對,太子妃反而認真了起來, 說:“怎麽?你覺得不妥?”

章昺點點頭:“不妥。”

“哪裏不妥?”

章昺當太子妃的兒子當了二十幾年,也有了一些對付母親的辦法,反問道:“哪裏妥了?”

“除了身子骨差些生養上會有些艱難、娘家人丁稀少又非名門,旁的樣樣合適。”

章昺瞪大了眼睛:“阿娘莫不是在與兒子開玩笑?要名門,只管往容、趙、李家去求娶,要人丁興旺, 世間多少望族?要能生養,多少良子家體格健壯。您指著她, 又說她這些不好, 再說旁的樣樣合適?娶妻娶賢, 要的難道不就是門當戶對、繁衍子嗣?這幾樣不合適,別的要怎麽合適?您以往可不是這麽教導我們的。”

章昺沒好意思揭老底兒,當年他娶妻的時候,太子妃是怎麽跟他私下否決鐘保國的女兒的呢?“雖是你姑母的女兒, 可惜了姓鐘,鐘家的門風過於潑悍, 必不會恭順。看你姑母, 在娘家多麽好的一個姑娘,與鐘家人廝混之後,揪著你耳朵罵你。男主外,女主內, 你需要一個賢妻。”

章昺是記住了。兼之鐘家對這門親事似乎興趣也不大,章昺覺得自己受到了輕視,最終還是傾向於自己母親一脈的親戚。

他一介男兒, 頂天立地,對這些家庭瑣事不大關心。女人的事兒,再大也是小事,翻不了天去。可今天從母親的態度看,他怎麽覺得這件瑣事沒那麽簡單了呢?

太子妃道:“那是尋常婚事,這一件不同。”

章昺愈發好奇了:“哪裏不同了?等一下,您打算讓她配誰?”

“你小舅舅的長子。”

“紀憲一?”

“難道他不配嗎?”

章昺想了想紀憲一,今年十五歲了,文學武藝好像都還可以,如果拿鐘佑霖當對照組的話,絕對是個讓父母欣慰的孩子。他是紀宸嫡出的長子,雖非長房長孫,但是紀宸是紀家這一代的佼佼者,紀憲一的身上自然也承擔著長輩們的厚望重托。

那就更不合適了!章昺不曉得母親今天這是怎麽了,難道是吹風受寒發了燒,將腦子燒糊塗了?他走上前去,伸手試了試太子妃的額頭。

太子妃喝道:“你幹什麽?”

章昺靠近了母親,很認真地問:“阿娘說這些話,是認真的嗎?”

“當然!”

“我記得曾經有一位舅母姓鐘?”章昺委婉地提出了舊賬。

太子妃訝然:“你怎麽知道的?”

“當年她去世的時候我已經出生了,雖然不大記得事,可是在我記事前後,仍然零星有人提起來。我當時很不解,為什麽兩家明明是親戚,卻勢同水火。可是長輩們都不提,我也就沒有提。直到有一天,隱約聽說……”

“那是意外!”太子妃果斷地說,“女人生孩子本來就是過鬼門關,你以為我生你的時候就輕松了嗎?是死是活,都是看命,都是命!”

章昺心中的疑惑終於從母親這裏得到了證實,他當然不願意去相信是紀家故意要鐘家大娘去死,他接受了太子妃的解釋。

然後對太子妃道:“既然如此,身體康健的女子尚有危險,公孫佳如果出了意外,恐怕會比鐘家的事情更難收場的,難道阿娘沒有想過嗎?公孫昂生前於國有功,這件事情,不合適。”

“她不必生育,只要好好的活著,紀家養著她!”

這就更沒有道理了,章昺努力去思索他之前並不關心的“家庭瑣事”,一邊沉吟分析,一邊慢慢地說:“那紀家要養個閑人做什麽?阿翁已經給了她許多的恩賞,夠她養活自己了。再者,於公孫家而言,就這一個女兒了,嫁到紀家,公孫家豈不是要絕後?”

“什麽絕後?她不能生,別人還能生呢!這東宮的孩子,都是我的子女,都管我叫娘呢。”

簡直胡攪蠻纏!章昺道:“不姓公孫,就是絕後。她活著,朝廷優容她,是君恩深重,自然而然的死去了,公孫昂絕嗣,那是天意。強給她配一個丈夫,這不是做人的道理。她如果身體康健,能繁衍子嗣,那是另說。她的身體,能活得到成年就是天賜了,如何成婚,擔任主母之責?”

“不用她管家,她只要靜養就可以了。至於後嗣,改個姓而已,也沒有什麽。”

“紀家的血脈,改姓公孫?外公答應嗎?”

“還有‘還宗’一說呢!”

章昺嘆息一聲:“那位舅母的事情既然大家都不提連鐘家也避諱談及,想必是過去了,鐘家未必就占理。眼前這一個,阿娘,不厚道呀。這事不妥!阿娘不要給朝廷添亂,也不要給紀家再添仇人了,她要出事,鐘家會新仇舊恨一起算的。”他即便再不通人情世故,眼裏只有君臣之道,也覺得太子妃這是一步臭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