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阿靜

吳宮人出身前朝宦官人家, 這樣的人家多少有點名氣,又是受到正式的處罰的,都有記錄。家裏多少人口, 抄出多少東西、男女多少、奴婢多少,十六歲以上的多少, 各判了什麽樣的處罰,殺了幾個剩了幾個,等等。

第二天一早, 榮校尉來見公孫佳, 知道這個“吳宮人”的出處之後,就說:“並不難。只是如今各處封了印,人都回去過年了,只留幾個看守當值的, 要稍費些周折,多等幾日。”

公孫佳道:“不急, 只要不再發生什麽與她有關的大事,出了正月告訴我也沒關系。”

榮校尉道:“是。廣安王在宮外的宅子有異動, 有人準備入住的樣子。”

“嗯?入住?誰?”

諸王、公主能留在宮裏皇帝身邊的,那是一種榮耀,不過只要條件允許, 即便沒有分府, 有些人也願意在外面弄一個住處,幹什麽都方便一些。廣安王也有, 還是皇帝賜的,不過他之前從來沒有用過。廣安王的一生已經預定給了皇宮,出去住是不太可能的。

榮校尉道:“不知。屬下會繼續盯著的。”

“你辛苦了。對了,我一直不知道, 你還有家人嗎?年要怎麽過?”

“沒了,”榮校尉無奈地笑了一下,“一直就跟著將軍過的。主人不必為屬下操心,先看好府裏。”

“哦。好,那你跟我們一起過年吧。你有什麽事,請一定要對我講。如果讓親信的人都過得不痛快,那是我的失職。”

“現在就很好,屬下這就去讓他們查吳宮人。”

“好。”

公孫佳又琢磨了一下這廣安王置外宅的事兒,只覺得可樂。最小的,是安置吳宮人,大事那就不好講了。有意思!

公孫佳含笑打開了本小冊子,上面是底下報上來的年賞。她雖然已經對完了賬,寫好了明年的簽子,具體一筆款子怎麽用底下還要造個冊,把賞發了下去,領賞的人按個手印兒。這一本冊子報上來之後,照例是不會仔細看的,只是作為日後萬一有問題時查賬的依據。鐘秀娥已經看過了一回,送到她這裏是顯得尊重。

匆匆翻了一翻,心算一下厚度差不多,也就撂開了。

阿姜帶著小丫環捧了幾個托盤過來,公孫佳一看就頭疼了:“怎麽拿了這個來了?”

阿姜道:“你可別想躲著,來吧,試試。”

“試什麽呀?那不就是我的嗎?還用試?”公孫佳老大不樂意的,這是她的那一套縣主的行頭。衣服、配件還罷了,那頭冠要想戴好,她就得梳個頭。

阿姜笑著將她扶到妝台前坐下:“這樣的場面怎麽能不鄭重呢?還是試一試吧,難道不喜歡這個?”

公孫佳誠實地道:“喜歡!”

“那不就得了?”阿姜先將她按住了,一邊給她梳頭發一邊說,“好歹讓我們動動手,不然這手藝都生疏了,說出去要笑話公孫家的丫頭不會梳頭了。”

口裏念叨著,給公孫佳把頭給梳了,層層換上了衣服,再套上頭冠。阿姜喜道:“好!果然是貴氣逼人。”

公孫佳往鏡子裏一瞧,笑了笑,說:“你又不是沒見阿娘穿過,我哪裏有阿娘的氣勢了?就亂誇。”

“夫人那兒叫李媽媽誇去,咱們這兒只誇你。來,走幾步看合適不合適。”

公孫佳依言動作了幾下,覺得還行,道:“可以了。脫了吧,怪沉的。”

先摘了頭冠,一邊換衣服一邊閑聊。她平常也不出府門,不過大部分時間用來看書或者處理事務之類,連府的八卦也不能盡知,阿姜知道的就多了,笑吟吟地對公孫佳道:“府裏過年的事兒都準備好了,年後要擺宴的材料也備齊了。廚子們發了雙賞,保管吃得好好的。余家小郎君近來可好玩了……”

“他又怎麽了?”

“今天一大早,夫人抓他去佛堂磕頭,他那個樣子,像是一邊一個人拽著他,一個說,去去去,一個說:不去不去。模樣兒有點怪。”

“嗤——”

“要說那個阿方呀,也怪可憐的,天生長成那個樣子,也不知道是老天爺疼她還是厭她了。”

公孫佳道:“你話裏有話。”

“嗯,小郎君就愛看她,她呢,平常總躲著人,聽師太說,除了做些灑掃的活計,都在屋子裏不出來,怪可憐的。看起來也算懂事。”

“這才幾天?”公孫佳想起來單先生說的那些個話,雖然是對她講的,但是對余盛也應該是適用的。一個五歲的小孩兒,能有什麽歪心思呢?現在強行隔開,心裏留下遺憾,求之不得才是日後的麻煩。小孩兒心性,天天見的,過不幾天也就丟開了。

公孫佳攏了一下衣襟,問:“他現在還在佛堂?”

“嗯,這會兒應該還沒出來。今天太陽好,夫人一準又在佛堂聽著經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