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西戎國滅亡的消息傳回京中, 皇帝拍案大笑,立喊著讓廣田拿酒過來,要與正在議事的眾臣分享。

“將來史書之上, 必有姜侯一席之地, 朕力排眾議分封女侯, 當真有伯樂之能!”

其余眾臣見皇帝高興,而姜侯雷霆一擊竟將西戎滅國, 此乃國朝喜事,皆來湊趣:“陛下是明君,才有姜侯這般奇女子,這是大淵之福, 陛下之福!”

皇帝心情舒暢, 不用朝臣催便開始提起儲君之事:“朕近來思慮良久, 先太子已經去了,朝中一眾皇子裏挑挑, 也就只有六皇子可堪大任, 朕欲立六皇子為太子,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此言一出,眾臣跪伏在地, 齊齊叩頭:“陛下聖明!”

還有朝臣道:“六皇子殿下歷練有成,宅心仁厚,堪為儲君, 臣等敬服。”

皇帝心情更好,舉杯相邀:“諸位愛卿陪朕共飲一杯”

經此一事, 雖然李恪名份未定, 但皇帝欲立他為儲君之事不脛而走, 傳至東宮。皇太孫業已成年, 近些年埋頭讀書,常年閉門謝客,他親自去見先太子妃,跪伏在地道:“母妃,皇祖父既有新太子人選,兒想自請搬出宮去,尋一處山明水秀之地陪著母親過安生日子。”

他自小聰慧,眼睜睜看著親爹在皇帝面前動輒得咎,最後卻還是難逃橫死的結局,內心對皇室傾軋,骨肉相殘之事十分反感。

先太子去之後,他察覺到皇帝有意在他與諸皇子之間挑選太子,故而閉門不出,等於暗暗向皇帝表態,他無意於朝廷之事。

先太子妃自太子薨逝之後,精神便徹底的垮了,每日只在深宮養病,聽得兒子提起要選一山明水秀之地生活,遠離皇宮紛爭,眼中不由浮起一絲亮光。

她曾經以為,自己這一輩子都要葬在深宮之中,陷在沒完沒了的爭鬥與算計之中,誰曾想還有遠離深宮的一日,於是掙紮著起身,緊握著兒子的手哽咽道:“辛苦我兒了!”

皇太孫前往龍德殿,親自向皇帝表明態度:“母妃身子一向病弱,孫兒憂心她的病情,想帶著母妃尋一處山明水秀之地頤養天年,還請皇祖父恩準!”

皇帝一直未曾放皇太孫離開,一方面是有意考驗皇太孫,立偖之心未定;另一方面也是擔心若是未立皇太孫,將來立個心胸狹隘的皇子為帝,豈能容得下皇太孫。

奪嫡之爭已經葬送了先太子的性命,若是連皇太孫都保不住,他在九泉之下也無顏再見先太子。

不過六皇子性格忠直磊落心胸寬廣,從無蠅營狗苟之事,倒比愛做面子功夫籠絡人心的四皇子要強上許多。若是他作儲君,便是被幽禁的李慎應該也能保得性命。

皇帝親自扶了皇太孫起身,不舍的拉著他的手說了許多話,次日便下旨封皇太孫為淮南王,允他帶著先太子妃移出東宮,前往江南的封地。

皇太孫遷出東宮的消息傳遍宮城,有了先前皇帝酒後說過的話,此事再無異議,眾人都知道淮南王是在給李恪騰地方,待得六皇子出征歸來,便要入主東宮,一時之間哪怕六皇子還未回來,也有不少朝臣開始暗搓搓向皇帝舉薦太子妃的人選了。

李恪不知京中之事,他如今遠在原西戎王都西京,每日跟姜不語處理西戎戰後之事。

由於姜侯出兵迅速,殺入西京之後,西戎王室反應不及竟無一人出逃,從西戎王及王子公主滿朝重臣皆成為大淵征西軍的階下囚。

西戎王宮落入姜侯手中,可算是給她一展所長的機會。

姜侯在江南抄家之後落下個不好的習慣,最喜歡掘地三尺,當整個西京成為她砧板上的肉,姜侯先是帶兵清理西戎國庫及西戎王的私庫,緊接著在宮內大肆搜刮,連西戎王王座上的寶石都要摳下來,國庫裏的磚縫也要清掃三遍,更不肯放過後宮各殿內的珍奇擺件,諸妃私藏,挨個搜羅完畢之後,便開始帶兵在西戎王宮搜暗道,把好好一個西戎王宮挖成了篩子。

她倒也沒白費勁,竟當真挖出了王宮密道,還順便在密道內搜出王室私藏的金銀幾十箱,擡至西戎王面前,直氣得西戎王差點腦中風,破口大罵大淵人是強盜土匪。

李恪親眼目睹姜侯在西戎王宮所作所為,對西戎王的話甚為贊同,並且對她不能做兼職表示遺憾:“姜侯,你這輩子沒去當土匪,真是可惜了!”不過他日戶部的鄧嶸老大人見到姜侯的勞動成果,恐怕會熱淚盈眶,感謝她為國庫所做的巨大貢獻。

“多謝六殿下誇獎!”姜侯臉皮奇厚,作勢道:“要不微臣便不回去了,就在西戎找一處山頭自立為王,做這無本的買賣?”

李恪笑罵:“你可要點臉吧!”

姜侯故作傷心道:“微臣還不是為了殿下著想,若是這些事情讓六殿下來做,傳出去豈非失了身份,讓周邊小國皆以為大淵皇子窮瘋了,竟連西戎的地磚縫都掃?微臣為殿下聲名著想,這才辛苦一點,沒想到殿下不感謝微臣就算了,竟然還嫌棄微臣沒臉沒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