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史新月與田美玉自被冊封為縣主之日, 兩家便炸了鍋,偏偏從當日開始,田鏡明與史衍都被留宿宮中, 連家都不能回, 宮中更向兩家府邸各派出四名嬤嬤教導縣主禮儀, 以示對和親的重視。

田夫人與史夫人派人四處打探消息的時候,史新月與田美玉被關在家中學習。兩人都是從小被家中嬌慣, 禮儀稀松平常,拿宮中的禮儀標準來要求,算得上站沒站相,坐沒坐相, 連吃飯都不過關, 令四位嬤嬤輪班教導, 頭疼異常。

令田家與史家驚訝的是,派往各家探聽消息的下人都無功而返, 往日交好的人家都紛紛推脫, 含糊其詞, 總不告訴他們宮中之事。

不過既然兩家的女兒都被封為縣主,自然是得了皇帝青眼的, 就算女兒遠嫁和親,骨肉分離令人痛苦,可家主也沒道理被扣壓宮中, 唯有一種解釋,北狄可汗入京, 宮中事務繁忙, 兩人受皇帝重用, 公務繁忙無暇回家, 以前也有連月忙的不著家之時。

田夫人抹著眼淚恨恨罵道:“平日嘴上說著多疼玉兒,臨了卻拿我的玉兒為自己的官途鋪路,這個沒心肝的,竟連來瞧一眼我玉兒都不肯……”哭的兩眼通紅,恨不得殺進宮去找田鏡明問個清楚。

史老夫人在家中拄著拐杖大罵兒子不孝:“他這是瞧著我這老不死的閉不了眼,非要把月兒嫁去苦寒之地,好讓我早點咽了這口氣啊?”

地下跪了一屋子,其余幾個兒子皆靠著長兄過活,而史衍官運亨通,乃是史家一門的頂梁柱。

三兒媳婦悄悄掃了一眼長嫂,發現尚書夫人眼睛腫的跟核桃似的,平日在大嫂處受的氣便平了不少,悄悄捅下跪在旁邊的丈夫,小聲嘀咕:“大哥別是把女兒送去和親,怕母親生氣,不敢回家了吧?”

丈夫瞪了她一眼:“別胡說八道!”

無論田史兩位夫人有多不舍,皇命難違,都不得不打起精神為女兒準備嫁妝,尤其考慮到北狄路途遙遠,陪嫁家具不便,皆換成藥材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瓷器茶葉以及各種日常之物,每每想到女兒一輩子回不來,便覺心如刀絞,恨不得把全家都陪嫁過去。

其中一位禦史家的夫人與史夫人平日相交莫逆,在和親的前兩日,兩女及陪嫁被接入宮中之後,悄悄上門安慰史夫人,這才告之她真相:“聽我家老爺說,北狄小可汗向姜侯提親,田大人與你家大人都很贊同把姜侯嫁去草原,誰知姜侯反將一軍,提起將你家與田大人家的女兒送去和親……陛下竟然同意了,當場便封了縣主。”

史夫人只覺得手腳發寒,差點暈倒:“你是說……原本我家月兒不必去和親的?”

禦史夫人也有幾分為難,但兩人平日處的儼然親姐妹一般,這事早晚會在京中傳開,她也不好藏著掖著,握起史夫人冰涼的手安慰她:“我也是聽我家老爺回來轉述,他還說姜侯此人能以女子之身立於朝堂之上,比一般的男兒還要狠辣,輕易招惹不得,被她咬一口能致命。也是你家老爺不知她的脾性,這才……”

她還道:“你家老爺如今使不上力,可姜侯與北狄小可汗情份非同尋常,聽說這些日子都是姜侯陪著小可汗四處轉悠,兩人說說笑笑,看見的人可不少。你家月兒要嫁去北狄,你要不要想想辦法?”

得罪了姜侯,史新月從小嬌慣胸無城府,若是姓姜的略微多幾句嘴,她女兒在北狄豈有好日子過?

史夫人搖搖欲墜,緊握著她的手猶如抓住一塊浮木:“那我現在怎麽辦?”她很快打起精神,吩咐丫環開庫房:“去,備一份厚禮。”

送走了禦史夫人,便派人去給田夫人送信。

這天傍晚,姜不語剛剛與阿古拉分手,騎著馬唱著小曲帶著一眾護衛到家,便看見三輛馬車,她還頗為奇怪,問黎英:“難道是誰家小娘子來探望我?”想想自己女兒身對外公布之後,連左擁右抱美人的快樂都沒有了,又否定了這一想法。

黎英猶豫再三:“會不會是來找主子麻煩的?”

男人敗下陣來之後,派妻子上陣,肉搏肯定是輸的,但用輿論攻勢也說不定呢。

姜不語皺起眉頭:“要不我找個地方躲躲?”她與男人廝殺起來文鬥武鬥都不怕,最招架不住的還是女人流眼淚,到底還有個憐香惜玉的老毛病。

黎英哭笑不得,主仆停住馬頭,沒想到當先一輛馬車上探出張略有幾分熟悉的笑臉,高興喚道:“姜姐姐回來啦?”

姜不語:“……”這稱呼聽著真新鮮。

她細一瞧,一顆心頓時落到了實處,原來是侍郎大人的親妹獨孤晴,數年前兩人見過面,當時她還是個小丫頭。

“你怎麽過來了?”姜侯驅馬近前,對上小丫頭仰慕的眼神,放下一顆心,只要不是尋仇的便好:“後面也是你們一起的?”這小丫頭莫不是糾集了一幫姐妹來鬧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