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李慎跟著廣田一路往禦書房而去, 途中還小心問道:“大監可知,父皇召我所為何事?”

廣田明知乃是為著昨日欽差回京之時送上的那一箱四皇子與路霆的密信,皇帝昨晚看了半夜, 不知道罵了多少遍“逆子”, 能忍到早朝之時容色正常, 已經算是帝王的職業素養,強迫他喜怒不形於色, 否則還真不知道皇帝會不會當場罵出來。

“陛下沒提,老奴也不知。”他垂目躬身引著四皇子過去,內心不無悲憫的想,今天過後, 這位在京中有“俠王”之稱的四殿下與皇位也就無緣了。

李慎從小爭強好勝, 多年苦心經營, 成也路霆,敗也路霆。

禦書房門大開, 聽到外面的腳步聲, 皇帝厲聲喝道:“還不快滾進來?!”

李慎一路之上套廣田的話, 誰知這老太監嘴巴緊的跟河蚌似的,半天吐不出一句實話, 他惴惴不安過來,聽到皇帝的怒喝聲,心中頓時一沉, 左右看看,但見廣田悄沒聲兒往門外一杵, 用眼神示意他進去, 連平日在外面候著的一溜小太監都不見, 只覺得大是不妙。

他小步蹭進去, 跪下磕頭:“兒臣見過父皇。”話音方落,迎頭便砸過來厚厚一沓書信,皇帝忍了一夜半日的怒火終於發泄了出來。

李慎慌忙拿起散落一地的書信來看,入目便是熟悉的字體,都不用再多瞧一眼,他便確定了這是自己與路霆來往的書信,心中暗嘆:舅舅,你可害苦了我!

“這……”他心中慌亂,急中生智只能狡辯到底:“父皇,這些信不是兒臣所寫,也不知道是誰寫來陷害兒臣的!”他已經想到能將信帶回來的,除了押解路霆回京之人,再無旁人,心中深恨幾人壞了他的好事。

皇帝沒想到證據都擺在眼前了,李慎不但沒有承認的勇氣,還誣賴旁人,頓時失望至極:“你敢說,這真不是你寫的?”

李慎既然已經否認,那就只有否認到底:“父皇,這真不是兒臣所寫!”

皇帝對所有兒子的筆跡都很熟悉,平日有空他還批改過皇子們的課業,也與宮裏教導皇子的大儒們閑來聊天,何況他對書法也有一定的造詣,而李慎在寫給路霆的好幾封信中都提過一些送進宮的東西。

例如他五十聖壽之時,四皇子就托路霆在民間尋找祥瑞之物,那年他送的便是一只磨盤大的老龜,龜殼上還刻著祝頌之語,乍一看便如天生,獲得了朝臣一致稱贊,都道皇帝聖明天降祥瑞。

李慎在信中提過,誇贊路霆在江南民間找的巧手工匠,刻出來的龜殼造舊功夫極佳,朝中竟無人質疑刻字乃人為,皆以為是天生,連皇帝都很開心。

凡此種種,信中提過不少。

霎時皇帝只覺得經年用心培養皆是白費心機,自太子與二皇子先後出事之後,立儲不僅是朝臣們關注之事,連皇帝也煩惱以久,有好幾次他甚至還動過立四皇子為太子的念頭,只是心中總覺得不妥,這才遲遲沒有下旨。

沒想到路霆江南事敗,竟牽連出李慎,以往在他眼中還不錯的兒子,背後的真相竟然如此不堪。

“你回去吧。”皇帝揮揮手,懶得再說。

李慎還當過關,誰知當日回府之後便接到聖旨,命他閉門思過,同時禁衛軍封禁王府,不許進出,便是連廚房采買都被禁止,由禁衛軍送菜上門。

四皇子一黨的官員下衙之後想尋李慎討個主意,結果來到府門前才發現大門緊閉,禁衛軍鐵面無情,見到來人也不管官職如何,便往外驅趕:“陛下令四皇子閉門思過,一應人等不許進出,諸位還請回吧!”

作為四皇子最早的心腹,吏部尚書史大人家很快迎來了大批四皇子黨,田鏡明一臉驚恐:“陛下這是什麽意思?殿下做了何事,竟被陛下幽囚府內自省,難道還是因著姓姜的封侯之事?”

史衍道:“我看不太像,姜侯之事早朝都爆發過了,咱們也沒討到好處,陛下何至於趕盡殺絕?況且殿下向來得陛下寵愛,有時候竟能越過皇長孫去,忽然之間態度大改,難道……”

有人猜測:“會不會與關在天牢的路大人有關?”

眾人面面相覷。

路霆之事,經過白天在金殿前的展覽,誰還敢為他說話?!

*******

不出兩日功夫,四皇子被皇帝關起來的消息傳遍朝堂內外。

鄧嶸忙著入庫,聽到此事頗為欣慰:“還好陛下這次沒有心慈手軟。”路霆家資破百萬,而他這些年送進四皇子府的可不少,他老人家竟然異想天開,小聲同姜不語道:“若是陛下能同意姜侯抄了四皇子府,說不定還能再抄回來一兩百萬。”

姜不語差點被他嚇的驚跳起來,左右看看發現此刻背風處只有他們兩人,才松懈下來:“鄧大人,本侯與你往日無怨,近日無仇,你是要嚇死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