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蘇州織造局占地頗廣, 除有廳堂、樓閣、廟宇、園池亭台之外,還有機房四百余間,一應雜役粗使及各處行走管事人數者眾。

穆靖初掌織造局, 放眼望去手底下人才濟濟, 可惜全是洪內官的心腹, 與他無涉。

他頭一日被手下人殷勤帶著參觀了織造局,提起帳目便碰了個軟釘子, 如同被供在佛佛龕上的菩薩一般,大家都巴不得他只吃香火不管事。

次日上任,果如獨孤默所說,手下人送了厚厚一沓精美的拜帖過來, 並且貼心的從裏面挑出蘇州知府的帖子遞上去, 殷勤道:“大人旁的拜帖都可以不理會, 但知府大人的拜帖不能不回。”並且暗示他:“織造局與知府衙門向來交好,雖然洪大人不幸遇害, 但織造局還是要跟知府衙門互相來往, 也好方便公務交接。”

新任織造大人前一日上任, 當日消息便傳了出去,蘇州府各處但凡與織造府打交道的皆得了消息, 各有應對。

穆靖心中原本沒底,但與獨孤默商量過後,又有姜世子慫恿“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之言, 若是剛剛上任便與手下劃清界限,恐怕摸不透這些人的老底。

他當即笑道:“本官初來蘇州, 一應事體俱無應對, 還要你們多多提點, 免得有行事不周全之處。既然喬大人送了拜帖過來, 本官且回一封過去。”

穆大人上任五日,倒有四日都在酒桌上度過,手底下人輪著班請他,美其名曰“為大人接風洗塵”,他來者不拒,天天喝得醉醺醺的回家,被蕓娘埋怨:“不當官還好,當了官每日恨不得泡在酒缸裏,你可真是長進了!”

穆靖有苦難言,只能軟語哄勸:“應酬,過些日子便好了。”

蕓娘責備道:“讓孩子們看到你天天喝醉回來,成什麽樣子?”

穆靖每日在酒桌上跟手下人套話,瞧著喝的歡天喜地,實則內心緊繃著弦,不敢稍有懈怠,近幾日都沒空陪孩子們寫功課了。

他想想:“要不把孩子們暫且送去姜府,麻煩柏先生盯著寫功課。你別生氣啊,近來我是真分不開身,織造局之事水深得很,恐怕沒那麽容易。”

在蕓娘狐疑的眼神裏,穆靖苦笑:“不信你去問世子爺!”

他擡出姜不語,蕓娘便信了,次日便將雙胞胎送去姜府暫住。

姜不語見到雙胞胎,倆孩子向她控訴:“穆伯伯近來每日都喝酒,娘便讓我們倆過來住。爹爹,我們覺得……穆伯伯這個人不大靠得住,要不你跟娘說說,讓她別嫁了。”

兩人已經十歲,多少懂些大人之間的事情,雖然年齡所限不夠通透,卻也隱約懂得些女子可托付的良人應該是什麽樣兒的,還沒長大便開始操心親娘的終身,也著實不容易。

姜不語摸摸倆大兒子的腦袋,笑著答應了下來,轉頭便拿此事去取笑穆靖:“織造大人再喝下去,不等摸清了織造局裏的內情,兒子們便要慫恿著蕓娘改嫁了。”

穆靖:“……”

他容易麽?!

酒場之上言行無忌,穆靖通過數日觀察,以及手下人說漏嘴的一些話,竟摸索出一些事情:“獨孤賢弟跟世子可知道織造局的經費來源?”

“從京裏撥款?”獨孤默主理刑部案件,多少聽過一些,但再詳細的就不知道了。

姜不語就不必說了,從小在幽州長大,來江南之後接觸的都是普通百姓與商戶,哪知道織造局內部運作之事,她猜道:“穆大人最近喝酒悟出來了?”

“差不多。”穆靖想起酒桌上聽到的零碎言語,經過自己的推斷與組合,得出個結論:“江南三局的經費應該全靠工部與戶部指撥的官款,其中工部占比多一點,戶部略少一點。然後根據織造任務與產能大小分配給三處織造。你們猜猜,京裏的撥款他們貪了幾成?”

姜不語大膽開口:“一半?”

獨孤默根據大淵貪官的尿性推斷:“七八成?”

“事實上我也沒拿到具體的數目,但想來沒有八成也有七成了。”穆靖十分惆悵:“這幫混帳捂著帳目不肯給我看,也許是商量怎麽做假帳吧。”

姜不語:“若是明搶呢?”

穆靖眼睛一亮:“世子爺肯幫忙?”

姜不語這幾年談生意,頗懂等價交換的道理:“有條件的。”

“世子爺只管開口!”

“對我兒子們好些,別讓他們來跟我告狀,說是憂心蕓娘所托非人,生怕穆伯伯將來變成個醉鬼!”姜不語調侃道:“我也不容易啊,還請穆大人體諒體諒為人父的心情。”

穆靖:“……”

就……很尷尬!

“調皮!”獨孤默笑睨了姜不語一眼,向穆靖解釋:“她一向好玩愛鬧,穆兄不必介意。”

穆靖苦笑:“若論做父親,在下遠遠不及世子爺,還請世子爺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