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幽州軍自來百戰成鋼,自大淵立國之後便牢牢把守著國朝北方的門戶。

姜成烈生前最後一戰全線擊潰北狄騎兵,差點活捉北狄狼主,換得了北方邊境長達十來年的平靜。但近七八年間,邊境摩擦不斷,北狄漸有卷土重來之勢。

定北侯帳下十來名將軍性格各異,萬喻脾氣火爆凡事盡心,使得一手好槍法,又替定北侯擔著軍中刑責及不少雜務,越忙就脾氣越燥,對定北侯百般回護世子的行為極為看不慣,不等別的將軍們過來,他先跟定北侯爭執了一波教子育兒的方式方法。

“侯爺不能憐惜世子年幼失恃,就對他百般溺愛,將來他如何擔起定北侯府的重責?”

萬將軍膝下三子一女,除了最小的女兒萬芷柔脾氣暴烈,其余三個兒子在萬將軍的棍棒之下乖順的跟小綿羊似的,讀書習武不敢有絲毫懈怠,倒真是幽州軍中教子的楷模。

“怎麽就擔不起來了?”議事廳外響起炸雷般的聲音,大嗓門的蔔柱蔔大將軍才到了門口便聽到萬喻對定北侯指手劃腳,蒲扇大掌撩起厚厚的棉門簾進去,無論是個頭還是體積都要比萬將軍生生大了一號,金不語每回相見都要對他生起高山仰止的心情。

實因兩人身高懸殊之故,需要昂著脖子與他說話,氣勢上便先輸了。

蔔大將軍使一把長柄開山斧,砍人頭猶如切菜瓜,說起話來也是幹脆利落:“沖鋒陷陣上陣博殺自有我等效力,世子只需好好讀書,到時候在軍帳中運籌帷幄,有何可懼?”

這一位幼時家貧,不但力大無窮還飯量奇大,童年最大的陰影便是餓肚子,對隔壁文弱的教書先生能夠僅憑學識教十來個蒙童就能過上飽足的小日子打心底裏羨慕,連帶著成親也挑的讀書人家的女兒,可惜兒子繼承了他的好胃口與大力氣,卻見到書本子就發憷,提毛筆比提他的開山斧還艱難,聽說定北侯為世子請的西席不錯,倒也不甚擔心世子的未來。

萬喻肚裏也有幾分墨水,素來又教子嚴厲,最是看不慣嬌慣溺愛孩子的熊家長,況且世子能長成熊孩子,熊家長定北侯居功至偉。本來金不語在幽州城裏怎麽樣撒歡都不礙著他什麽,大不了在必要的場合大家客氣些也能過得去,但怪就怪在熊孩子撒歡出了界,竟然把爪子伸進了軍營裏他管轄的一畝三分地裏,那就怪不得他了!

“軍中重地,法紀嚴明,世子帶頭破壞軍紀,難道還指望下面的將士們恪盡職守?”

姜侯爺英雄一世,沒想到第三代竟提不起來,世子專精玩樂盛名在外,聽說在幽州城內還聚集了不少紈絝子弟,實在令人不齒。

蔔柱瞪著銅鈴大的眼睛反駁:“世子又不是普通將士,萬將軍何必拿軍紀來要挾他?”還低頭憐愛的撥拉了一下金不語,將這“弱小可憐”的世子爺撥拉到他身後,免得被萬喻給嚇到了。

金不語:“……”

不多時,平日隨和愛笑的柴將軍柴滔、心思縝密的竇將軍竇卓、葉錫元、秦野、魏新源等十來名將領陸續前來,關於教子之事便暫停討論。

幽州軍定例,每年進入臘月便有軍演,金不語頂風冒雪回來,便是臨行之時奉定北侯之令,須年底回轉在軍演之時充當吉祥物,比如給這位神射手頒張硬弓,對那位格鬥魁首勉勵一番,耍槍的獎個祖傳長*槍,使斧的送一對兒重斧……屬於活兒不重但哪哪都需要出場的姜氏代表人物。

不過隨著近些年金侯爺的崛起,姜氏代表祖輩的光輝一年不如一年,說不得再過個十來年,幽州軍中便只知有金侯爺而不知有姜氏了。

眼下,姜氏代表金不語的吉祥物生涯還在繼續。

她走在金守忠之後,與一眾將軍登上高高的演武台,聽得金守忠宣布大比開始,自有萬喻上前宣布比賽規則,下面黑壓壓一片人頭,兒郎們聽到獎金與獎品俱都興奮的嗷嗷亂叫,演武場內一片鬼哭狼嚎,宛如走進了鬥獸場,蓄勢待發的勇士們隨時能夠跟對手撕咬起來。

演武大比是幽州軍中傳統,每到此時不但普通士兵可以向上峰發起挑戰,還可越級向營中主副將挑戰,以此選拔人才。

想當年,金侯爺就是憑著在軍中演武大比才得了姜侯爺的青眼,一步步提拔起來的。

金不語十四歲開始獲準參加軍中演武大比,頭一年還有不長眼的小兵向她發起挑戰,被慈父定北侯以她自小體弱為由給擋了回去。如是兩回,軍中誰人不知定北侯世子文弱,就連定北侯每年都有手底下校尉將軍湊趣向他發起挑戰,下場與將士們同歡樂,唯獨世子金不語置身其外,宛如局外人。

幽州軍營占地面積頗廣,大比的演武場便分了十來處,除了營外值守的軍士之外其余人等皆湧往自己感興趣的賽場而去,報名的、抽簽的、吆喝的、還有上場之時忙亂找武器的、為同伴加油助威的……不分官職大小地位尊卑,到處都是笑鬧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