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借殼(第2/2頁)

“不是我們不想做,實在查不到啊,我連在公安的親戚都拜托了,確實沒有這個人的信息,可能從小在國外呢。”

“劇組信息也沒有,人家沒備案。”

“逍遙遊現在鐵板一塊,也不招人,滲透不進去啊!”

“特麽的邪了!”

隨著小道長的熱度發酵,不止張佳振,越來越多的人在問:“她到底是誰啊?”

也太神秘了!

莊周不理他們如何猜測,成功推出《下山》後,只做了一件事:擴充公司的法務部。

找不到人,那些家夥連挖人都沒辦法,明面上的市場也不能濫用肖像,但地下市場可不管,分分鐘盜走。

與此同時,他更關注那些家夥在資本市場上的動態。

小道長雖火,但也只是一個人,那些家夥的目標永遠是賺錢,賺大錢!

……

“奇跡時代正式收購華宜!”

“近日,一起收購聲明引爆了影視股和娛樂圈。

奇跡時代易主後,以極快的速度引入了巨額資金,估值迅速沖破紀錄。各方預測,它會直奔A股市場,如今這個轉折有些出乎意料,卻也在情理之中。

借殼上市遠比IPO排隊要快,真正令人唏噓的是,被收購的偏偏是華宜。

華宜自90年代末起家,靠著馮褲子和葛尤的黃金組合,很快成了內地數一數二的影視公司,有影響力的明星幾乎全在其麾下。

2009年,華宜登陸創業板,閃耀的明星股東陣容成為當年證券市場津津樂道的話題,且受到投資者的熱烈追捧,成為創業板中股本擴張速度最快的上市公司之一。

不料很快盛極而衰,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

截至被收購前,華宜的市值從最高時的900億跌到了32億,此前更是負債近百億,王氏兄弟不得不轉賣子公司,減持股份來維持輸血。

近幾年的作品也不盡人意,未帶來多少營收。

華宜是傳統的制片+明星+院線模式,而在全球後疫情時代,院線電影愈發兩極分化,每年只有寥寥幾部爆款撐場,腰部作品越來越少,國內單塊銀幕的毛利率逐年降低,院線成本增加……

反觀網絡平台,不管是網劇還是網大,近幾年都得到了飛速發展,甚至拓荒到海外,在奈飛打出了驚人的戰績。

奇跡時代正是網絡作品的最強者,手握全球爆款IP,受到資本青睞理所當然。

而華宜走到這一步不足為奇,不在今年,也在明年,與其說破產,倒不如說被資本放棄。

此番奇跡時代收購,除了華宜擁有的海量IP資源,另有30家五星級影院,可謂一步到位,為將來網絡、院線雙重發展開了個好局。

人們很快就會忘記華宜兄弟這個名字,我也只能說一句,舊時代落幕了,背影遠去,走好……”

“一篇文章教你看懂背後的資本操作!”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借殼後股價一日狂升,奇跡時代與華宜背後的資本局!”

“奇跡時代、華宜宣布共同開發《蜀山》宇宙,第一季即將與大家見面!”

“徐老怪表示,《蜀山》能成為自己的收山之作,人生已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