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第2/4頁)

抱琴搖頭:“內務府說是今兒才知道的,禮部做下的規定,皇上直接允了。”

這就沒法子了。

賈元春只好說:“你去找夏守忠,叫他往家裏送信去。”

抱琴又去找了夏守忠,回來的時候又是一臉為難:“夏守忠說了,禮部如今嚴格規定,不許太監們私自往外頭通信,否則以窺伺內帷論處,如今正是查得嚴的時候,他們也不敢動作。”

賈元春皺眉:“銀子給了嗎?”

“給了,五百兩呢,他們都不收。”

賈元春說:“再給五百兩,財帛動人心,就算是上頭再不許帶消息出去,難不成他們就真的不遞?”

“可是娘娘,咱們手裏頭沒有多少銀子了。”

宮女進宮的時候本就是要搜檢行禮的,防止夾帶私貨,賈元春進宮的時候只帶了一千兩銀子用來打點太監們,她出手闊綽,太監們才願意捧著她。

後來王子騰又悄悄送進來兩萬兩銀子,封妃以後,賈母和王夫人每回進宮都會送一點進來,這才支撐到現在。

這個月王夫人她們還沒來,這銀子還沒著落呢,才剛她去看銀櫃,攏共只剩下一千五百兩了。

這會兒又要拿五百兩出去……

可是賈元春鐵了心:“送過去就是了,給家裏頭遞個消息,到了後半個月他們就會送銀子過來的。”

抱琴沒法子,只能把銀子送了出去。

夏守忠他們果然收了。

等抱琴走了,小太監就問:“爺爺不是說不收嗎?”

夏守忠笑笑:“別人的不能收,什麽吳貴妃之類的,你收了就等著掉腦袋,這位可不一樣,他們家銀子多,又不受寵,怎麽收都不礙事。”

內相戴權還收著她的銀子呢。

他又打發小太監去內務府:“去跟那邊說,事情成了,盡管放心。”

內務府知道消息就丟腦袋後頭了,有小官不解:“那邊給賞錢一向大方,咱們怎麽忽然為難起她來了。”

管事太監敲了敲他的腦袋:“有錢又怎麽樣?誰叫她家裏得罪了人?”

內務府還歸著戶部管呢,人家不給錢,他們內務府東西供應不上,就等著吃掛落吧!

更何況就是不叫她和家裏人通信,叫什麽為難人?宮裏頭那些沒權沒勢的小宮妃,人家不和家裏通信不也活的好好的?

#

賈家,賈母正心焦。

“怎麽樣?裏頭有沒有消息遞出來?”

底下的小廝搖頭:“宮裏頭都沒來信,只說如今不許探望了。”

賈母急的心慌:“去,找人去王家問一問,什麽情況!打聽清楚了再回來!”

也不知道怎麽了,前些時候還好好的,現在宮裏頭的消息是一點兒都不知道了。

他們家裏本來就沒有人在朝上,就靠著和賈元春交流,如今才能勉強聽一點消息,可這會兒忽然斷了通信,怎麽能叫他們不著急?

她派人出去打聽著。

人才剛出去,三春、寶釵都來請安了。

賈母強自笑著,忽然又想起寶釵家裏和內務府來往,就問起消息。

結果薛寶釵也不知道。

她說:“老太太要是想知道,也不必叫人去打聽,只叫人去問問林兄弟不就是了?他和他家先生常來往,那肯定知道的。”

賈母訕訕的。

賈寶玉這事兒,她對外可沒說和林渙有關系。

本來就得罪了人家,哪還好意思去問?

賈母不吭聲。

薛寶釵也不說話了,她在心裏琢磨著。

本來還以為林黛玉不來請安是病了,看來是有嫌隙了。

是為了賈寶玉那個姨娘?

可黛玉和賈寶玉又沒什麽,反倒是賈寶玉一廂情願……

如今賈府的事兒是越發多了,哥哥薛蟠也立起來了,她想著要不然幹脆搬出去住算了。

心裏這麽想著,請完安,她就去了瀟湘館。

前些時候宮裏頭下旨,叫她們搬進園子裏住,林黛玉就住了瀟湘館。

薛寶釵到的時候,林黛玉正在繡荷包。

“喲,妹妹這是難得動針線?”

薛寶釵笑著說,又拿起林黛玉做了一半的繡囊:“我瞧瞧,做的真不錯,我前些時候預備著替我哥哥做一個的,可惜想了好多的樣式都覺得不好。”

林黛玉說:“還能有什麽樣式?繡些青竹常青松就是了。”

薛寶釵說:“他就不愛這些竹啊松的,給他也是白費了的。”

她看著林黛玉動針線:“我瞧你哥哥往日裏都是用祥雲紋的,這會兒怎麽繡起水波紋了?”

林黛玉手一頓:“我做著玩的。”

薛寶釵笑了,又問起內務府的事兒。

林黛玉搖頭:“我還不知道這事兒呢,估摸著是上頭有什麽政策吧。”

她想了想,還是和薛寶釵說:“咱們姐妹兩個到底還是有緣分,相識一場,姨媽又一向對我和哥哥不錯,有一句話,我想跟你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