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第2/3頁)

他這回終於有機會膨脹起來:“韓奇,咱們來比一比誰射的靶子遠?”

韓奇看了看他手裏捏著的弓,問:“你拉幾石的?”

“半石的。”

韓奇滴溜溜打量一眼他:“看不出來啊,你這小身高,我原以為只能拉開四分之一石呢!”

林渙氣了:“你看不起誰呢!我才學的時候就能夠拉四分之一了!”

【科普專家:一石一般有一百二十斤,剛開始練的時候基本都是拿四分之一石練的,差不多三十多斤,咱們這會兒是三十五磅,兒童用的弓都是三十五磅的。】

【一言不合:可惜現代的弓道已經沒落了,咱們國人很少練弓,除了一些運動員以外,明明咱們好多朝代都是馬背上打下來的江山啊,北魏、大清之類的,歡寶那個年代草原上都還有遊牧民族呢。】

【金金不計較:那會兒弓箭都是貴族能玩的,窮人玩不起,現代也是,有錢人才去玩這個,我們這種窮人最多在射擊館裏玩,一輩子還玩不了幾次,加上核武器啥的,冷兵器被淘汰是必然,唯一可惜的就是丫立本人臉大如盆,好意思說他們是弓道起源,yue。】

林渙問:“立本人是哪國人?”

【古文學研究:倭國人啦,《漢書》、《後漢書》裏有記載。】

林渙茫然:“可那不是個蠻荒之地嗎,還只有一點點大啊,連咱們一座城都沒有呢。”

他可是看過漢書的,對倭國人也印象深刻,咋說呢,倭國人就像是人身上的虱子一樣,不管他吧,他總在邊境流竄,煩人得很,管他吧,這麽小一群虱子,藏在一個巨人身上,又很難找,怪惡心人的。

說起倭國人,直播間忽然又想起一件事來。

【白菜豆腐腦:探春好像就是嫁到粵省一個將軍家裏去了,那將軍就是抗倭的地方將軍。】

【紅樓我來啦:是這個說法,我記得看過分析,前期曹老的原本裏就有暗示過要奉旨和親的,七十多回的時候就提起過有官媒婆給探春說親,南安太妃又看過了探春,有人分析那邊提起了好多次的圍屏,一是南安太妃來的時候只叫了探春,那會兒提到了圍屏,鳳姐後來又在樓上看圍屏,賈母又提起了圍屏,單單提到留下了江南甄家的和粵海將軍鄔家的。】

【紅樓我來啦:前面也有單單提起過甄家,說是探春管著大觀園那會兒,裏頭特意提了一句甄家太太帶著甄家三姑娘進宮去了。】

【一言不合:確實是這樣,古代有圍著屏風看未來女婿的風俗來著。】

【啊:曹老寫得太隱晦了 ,線索都很難推,不然也不至於紅樓未完,續的版本好幾百個了。】

林渙想了想:“我記得粵海將軍是封疆大臣,從一品的官呢。”

【紅樓我來啦:從一品也沒用啊,粵海那一塊兒一直挺亂的,歷史上打了多少年的仗呢,海寇、倭寇亂行的,探春嫁過去就是了無音訊了,不過好歹離了賈家,還是奉旨出嫁,皇帝也不會怪罪到她一個出嫁女頭上,這是唯一值得慶幸的了。】

林渙想了想,這都好幾年以後的事兒了,難說著呢,還是暫且不管他了。

他計劃著要跟韓奇比射箭。

倆人都是一百尺的靶子,用的半石弓,一共十靶,誰射中的靶心最多誰就贏。

他們倆誰也不服誰,另外幾個舍友就哄鬧著看熱鬧。

聽說有比賽看,旁邊那些個還在拉弓的人都幹脆不練了,聚在一塊兒等著看。

沈倦也不制止他們。

幾個學監說這樣上課亂了,他也只說:“孩子們都爭強好勝著呢,早就擦出了火氣,你這會兒攔了,他們火氣消不了,回頭反倒鬧起事兒來,還不如讓他們比一比射箭,好歹能鍛煉鍛煉,是個正經事兒。”

他一個監丞都這麽說了,其他人還能說什麽?看比賽唄。

林渙和韓奇已經準備好了。

韓奇說:“要不然你先來?我可比你大一歲,不占你便宜。”

先拉弓射箭的人若是環環都中,後一個人必定壓力大一些,可能影響發揮。

林渙才不推辭:“好啊,我先來就先來唄。”

韓奇佯裝生氣:“你都不帶推辭一下的?要是我才剛說自己先來你又怎麽著?”

林渙像看傻子一樣看他:“那你剛剛不都說了我先來了麽,我再推辭豈不是傻?”

旁邊有人問:“你怎麽一點君子風度都沒有。”

林渙哼哼:“你們學弓箭難不成只是為了花哨好看不成?總要上獵場或是上戰場上的,獵場之上有了獵物出現,你們難不成還現場推辭起來?”

他學著人對話:“兄台,你先來!”

然後又跑到另一邊:“不不不,我是君子,你先來。”

林渙露出鄙夷的表情:“要這麽推辭著,獵物早就跑沒影了。再就是戰場上,刀劍無眼,贏為上策,誰贏誰拳頭就大,臨陣殺敵的時候對面會跟你講道理不成?你沖上去砍人家的時候,難不成還要說一句好兄弟,我來砍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