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2/3頁)

林渙怕沈倦再給他背黑鍋,連忙解釋說:“不是倦……先生讓看的,是昨兒和先生聊起朝政,先生提到了這詞,我好奇問了,先生恐怕我自己好奇,看了雜書誤事,所以才講了漢哀帝的故事,我今兒便想著看一看。”

唐淮的臉色略微好了些:“那還不錯,我還以為你先生近幾年不好好在京城呆著,去外頭染了什麽奇怪的惡習。”

他和沈倦對於南風的態度不一,林渙自然更加奇怪:“大人,我讀漢書,裏頭雖有提起哀帝和董賢,卻更多的是以史為鑒,怎麽好像大人對此卻嗤之以鼻?”

唐淮想了想說:“自古以來,倫理綱常是天性,男子相戀並無不可,只是與主流思想相悖,更何況古往今來的斷袖之事的結局都並不怎麽好,過程也不好,還有違綱常,影響後代,所以人人不喜。”

林渙撓頭:“哦……可是這是相戀的男子自己該考慮的問題吧?父母兄弟,手足親情,還有什麽倫理綱常,都是他們自己該考慮的,為什麽別人要如此義憤填膺?關他們什麽事兒?”

唐淮啞然。

林渙鄭重地拍了拍手裏的書:“雖然我還小,但是我也知道不該因別人的看法而改變自己,便如哀帝董賢,哀帝盛寵董賢,這自然沒有任何的問題,他唯一做錯的就是不該因為寵愛賦予董賢無上的權力,也不該為他罷黜後宮,還娶他妹妹做昭儀——放她們全出宮不好嗎?”

“再說董賢,他與哀帝相愛沒有問題,但是不該生出貪婪,一邊享受著皇帝的愛寵和獎賞,一邊又自己娶了妻子,最後自殺還拖著妻子一塊兒,可以說他不貞,但不能說他不忠,不貞且愚笨,那麽多的資源砸在他頭上 ,他卻只顧著給自己收攬權勢,讓家人們跟著雞犬升天,卻不想著提升自己,讓自己達到與地位相匹配的實力之上,若他能厲害些,看懂王太後和王莽對他的恨意,早早就把他們打壓下去,又何至於落到後來被掘墓的地步?”

他侃侃而談,末了,問唐淮:“唐大人,我說的對不對?若是換做我是董賢,我當上大司馬,第一件事就是收攏朝臣,把權力緊緊握在手裏,誰敢置喙我,說的有道理就算了,沒道理的通通拉出去打板子。”

【白菜豆腐腦:笑死,歡寶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把人拖出去打板子嗎?那些朝臣可不會因為一頓板子就放棄叭叭啊。】

【一言不合:殺傷力為零,嘲諷能力max,那些老學究老古板真被拉出去打板子,估摸著能羞愧而死吧,砍他們頭可以,打板子不行哈哈哈。】

【無語:可見賈政那頓板子還是給歡寶造成心理陰影了,第一件事就是想到打板子。】

唐淮卻有些怔住。

他看了看坐在窗邊的林渙,夕陽的余暉從木質窗棱中透進來,紅黃的光照打在他臉上,照得他臉上纖毫畢現。

他才剛剛脫離幼兒期,正在逐步成長為少年,臉上開始長出了絨毛,卻仍舊是稚嫩的。

這個仍舊稚嫩、或許看起來還不夠成熟的人,卻已經有了自己對於人生的一套理解方式。

不因史官評判而附和,也不會太過狂妄使人蹙眉。

讓他忍不住想起多年前,當時也是少年的沈倦坐在這窗邊,手裏捏著一本書,那會兒他才十二歲,已經考中了舉人,成了整個國子監最年輕的舉人,連中二元,旁人都在外頭尋他慶賀,或是想要討教如何考試。

這個十二歲的孩子卻躲過了所有人,安靜地坐在藏書樓裏翻著一本遊記。

唐淮那時問他怎麽不出去。

沈倦同樣問他:“先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不是如此?”

這一對師徒的想法何其相似。

只是那會兒的沈倦太過冷靜,所有人都在猜測他第二年會下場,說不定能連中三元,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十三歲狀元。

結果沈倦第二年並沒有下場,他從國子監畢業以後就到處遊山玩水,跟著叔叔從南走到北,一走就是三年。

直到十五歲回來考試,名動京城,如今也才不過及冠。

唐淮睜開回想的眼睛,忍不住摸了摸林渙的腦袋:“你先生把你教得很好。”

“他從前頑劣,常在國子監裏惹事生非,教他的博士先生們不知被氣了多少次,又屢教不改,所有人都覺得他不行,說此子不堪大用,可他從不在意,後來長大了才略微收斂,可惜收斂太過,成了如今的模樣,倒還不如從前那樣好,至少還活潑些。”

說起沈倦,唐淮就忍不住嘆氣。

林渙點頭:“我先生是很好,他是全天下最好的先生。”

唐淮壓低了聲音笑:“屁大點的孩子,知道什麽是最好?難道我不好嗎?我也是你先生。”

林渙瞅瞅他,開玩笑說:“好先生才不會搶我的坐墊呢,那是我拿來換洗的,這下好了,明兒看書我得坐在地上看了,屁股可涼可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