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3/4頁)

林渙有彈幕提醒,倒是一心盯著黛玉不讓她蹭顏料,自個兒卻濺了一身紅紅綠綠。

他臟兮兮地抱著一個臉上和鬼畫符一樣的娃娃站在那兒,像是剛從泥裏撈出來的。

秦婉打舍不得罵也舍不得,只好埋怨跟著他的人:“哥兒身上弄成這樣,你們怎麽不看著點,至少也該給他換件衣服!”

她看了看林渙身邊伺候的人,一個是奶母趙嬤嬤,近來她兒子也大了,正張羅著給他找先生,精力便沒怎麽放在林渙身上。

其余的大多數都是些院裏的小丫頭,多是負責針線上或者茶水之類的,如今林渙的衣裳那些都是跟著秦婉這邊做的,他小小一個人也不喝茶,最多饞嘴吃吃點心。

最主要是林渙身邊兒缺個小廝。

現在的大戶人家的公子,身邊的小廝都是打小就養起來的,秦婉正琢磨著給他也配一個,只是沒有什麽好選擇。

她心裏想著要給林渙身邊的人都換一換,臉上卻沒表現出來。

賈敏從小兒在榮國府裏長大,心計謀算不輸男兒,自然看出她的不悅。

“要我說,現在咱們這樣兒的人家,家裏的下人們都給慣壞了。”

下人們都被支出去了,只他們四個主子呆在裏頭。

賈敏說:“前兒我娘家還來信呢,說是家裏的賴嬤嬤置辦了個新園子。”

她平日裏備的節禮年禮都是過賴嬤嬤的手往娘家送,對她這樣的老仆家裏的事兒一清二楚:“原先不過是個奴幾,如今也充起主人來了。”

她倒不是看不起那些下人,只是賴嬤嬤從前也只是個清貧人家,在榮府裏當了幾十年的老嬤嬤,竟連那麽大個園子都買得起了。

秦婉不好說人家的家事,只說:“可見你們府裏對這些積年的老嬤嬤都很尊敬。”

只是到底覺得那府裏規矩差。

婁氏一個正兒八經的媳婦兒,還有娘家撐著呢,竟還沒一個下人得臉。

賈敏也覺得娘家的規矩不好。

她從嫁來了林家,最初的時候也是按著榮府的規矩來的,後來看多了別人書香世家的規矩,便隱約覺得娘家規矩實在太差,她一個出了嫁的女兒,不好寫信回去叫改,只能睜只眼閉只眼,反倒是盡心培養黛玉。

這會兒和秦婉聊了會天,發現她也是個極懂規矩又通情達理的人,心裏就很喜歡,一心想和她結交,也叫黛玉有個從小長大的玩伴——至今只有這一個獨女,她頗有些愧疚。

於是問:“歡寶可有先生教他讀書?”

秦婉將前兩個先生的事兒說了。

賈敏無奈:“這才將將兩個月罷了,你家歡寶也實在可憐。”

她忍不住說:“你家近期可還要找先生?”

見秦婉點頭,她說:“我家老爺如今是蘭台寺大夫,學問如何想必你也知道,他如今清閑許多,想著隨身帶個小孩兒讀書認字。”

林如海是正經科考出身,若不是陛下見他模樣不錯才給的探花,按他的才學考個狀元也不成問題。

秦婉忙問:“此話當真?”

賈敏點頭。

秦婉正為了林渙的先生發愁呢,聽了這話喜不自禁!

而賈敏呢?

她從林家回去以後就找了林如海提起這事兒:“我替你看過,那個林渙如今不過三歲,卻已經讀完了《千字文》了,著實是個好孩子。”

林如海疑惑:“以前從不見你插手這些事情的。”

賈敏嘆氣:“還不是為了咱們家玉兒?”

她看黛玉不在,便說:“咱們只這一個女兒,眼看著我也生不出別的孩子了,倒不如早早地替她打算起來。”

她這些年到底傷了身子,自己對自己能撐幾年心裏也有數,別人還好些,只一個黛玉,她一想到就心裏發苦。

若是自己撒手人寰,黛玉就沒了母親,且不說林如海會不會娶繼室,光教養就是問題。

她本想著若是有個萬一便將黛玉送去榮府教養,今兒看見秦婉訓誡下人才忽的想起來,她娘家那些人眼高手低的,只怕看不上黛玉一個孤女,處處編排,給黛玉氣受也不一定。

所以她才問秦婉可有想法。

一來她眼看著林渙確實聰明,若是自己真心相待,未必不能親近些,往後他也能以兄長的身份照拂黛玉。

二來林家的血脈實在太單薄了,林如海不願從旁支過繼孩子,可賈敏不想讓林家的香火斷在自己手裏,這可是下了地要被林家祖宗指著罵的。

半師如半父,往後林如海若是有意,認林渙當個幹兒子也不錯。

“我前些日子還聽族長說起,他們家裏出錢給族裏修了宗祠,又辦了族學,這樣的人家教養出來的孩子弄差到哪裏去?”賈敏說,“今兒我看他帶著黛玉玩,不過三歲的小孩兒,處處穩妥周到,生怕黛玉受了委屈,性子也是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