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2/2頁)

林渙啞住了。

沈倦又問:“隋煬帝苛政□□,搜刮民財,不顧國力強行修建運河,致使民不聊生、隋朝二世而亡,你說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林渙囁嚅:“是壞人。”然而他這麽說,卻覺得沈倦肯定會反駁自己。

果然,沈倦說:“可你如今要去京城都是走的水路,這水路就是當初隋煬帝修建的運河,你還覺得他不好嗎?”

林渙不說話了。

沈倦便摸摸他低垂的腦袋:“看人不可看表面,要多思多想多看,你現在年紀還小些,容易聽別人說什麽就是什麽,可你也得想一想他們說的對不對,有自己的思考。”

他繼續說:“你覺得你現在的先生不好,想必是他做了什麽讓你不開心了,你不願意提起是不是?”

林渙心說他還沒做呢,只是叫我提前知道了,然而他無法反駁。

沈倦說:“若果真覺得他不好,就叫你爹你娘將他換了找個新的,前頭那個王舉人不就是如此嗎?”

林渙擡頭:“你知道王舉人?”

沈倦點頭。

林渙便點頭:“好吧。我知道啦。”

沈倦只覺得他乖乖點頭的樣子有幾分可愛乖巧,忍不住摩挲了一下。

林渙立馬捂住頭:“不可以多摸,會長不高的!”

沈倦可惜,只好把手放下。

林渙跑回去把自己的《千字文》找出來,看了看沈倦的書箱,問:“你要看書嗎?我也要看書。”

他不問他要不要和自己一起,眼睛卻巴巴地看著。

沈倦被他小鹿一樣的眼睛看得心軟,幹脆點頭。

林渙才開始讀《千字文》,仍舊是自己看一遍,碰到不會的、卡殼的就會停下來,等直播間的人告訴他怎麽讀再繼續下去。

於是,沈倦就聽到他是這麽讀書的。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su)……辰宿(xiu)列張……”

沈倦把手裏的書放下,只看見林渙特別認真地盯著書,磕磕巴巴地順讀音。

林渙倒是沒覺得這有什麽問題,他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讀書方法,雖然慢了一些就是了。

沈倦卻不大習慣,索性說:“我給你通一遍讀音吧。”

林渙點頭。

結果他發現沈倦和王舉人以及賈雨村教書的情況都不一樣。

王舉人給他念書的時候,是叫他拿著書看,然後自己把整本《三字經》念一遍,讓他聽完以後再讀一遍就當做通讀音了。

賈雨村呢,則是一句一句地分開來教他,自己念一句,讓林渙跟一句,這樣能將整本書通讀下來,也能認得字音。

而沈倦是幾句連在一起,比如從“天地玄黃,宇宙鴻荒”念到“雲騰致雨,露結為霜”,等林渙跟著讀完以後,他再繼續從“金生麗水,玉出昆岡”念到“海鹹河淡,鱗潛羽翔”。

而且他並不需要看著書就能通順地將這本書背下來,即使經常停頓也絲毫不會亂。

林渙實在好奇,等到跟著他念完以後才問:“為什麽要這麽讀啊?”

沈倦說:“你沒發現嗎?這些句子是各自成對的,譬如前五句,都是與日月星辰、天氣冷暖相關,而後面則是一些日常物品的分類歸納。”

他說:“這麽念能讓你更好地歸納出來這些句子屬於哪一類,背的時候也能加強記憶,背起來也沒那麽痛苦。”

林渙試了一下,發現還真的是這樣!

有些他明明記不太清楚的句子,聯系著上下文竟然也能背出來了。

【古文學研究:這方法不錯,要不是沈倦年紀還小估計還要考科舉,不然挺適合當你老師的。】

【啊:每次看歡寶背書都覺得痛苦面具.jpg,幸好我們不要學三百千。】

林渙沒注意彈幕在說什麽,他剛得了新的的背書方法,正興致沖沖地嘗試。

沈倦又看回了自己的書,欣慰地發現林渙念書終於不是磕磕巴巴的了。

就這麽兩個人坐在一塊兒看了一下午的書。

沈倦驚訝於他這麽個性子分明之前看著挺急躁的,看起書來竟也坐得住。

說起來也好笑,這小孩前兩天見著他就跟炸了毛一樣,今天也能在他旁邊坐著看書了。

而且他發現林渙似乎有個問題——總是聽別人說什麽就是什麽,即使是兩個完全相反的觀點,只要能夠說服他,他就會聽,就會覺得是正確的。

先聽的那個被後一個推翻以後,他就會下意識地覺得後面那個說法是對的。

他不知道林渙有直播系統,自然也不知道為什麽會養成他這樣的性子,只是本能地覺得不太好。

能聽別人說話是好的,但是如果一味地聽別人說話,也會影響他自己的判斷。

只是他這會兒也不知道怎麽跟林渙說這樣不好,只能借著歷史點一點他。

希望他以後能碰上一個好先生,矯正一下他這個性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