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2/4頁)

林渙聽了賈菌說的,指了指英蓮:“咱們都要小心些,不然咱們娘親都要哭死的。”

賈雨村已經坐下來了,見他們仍在說話,便咳嗽了一聲:“好了,都坐下聽課了。”

他又細細問了三個人的學習進度。

其中,賈菌讀書的時間略長些,只是之前在賈家私塾,裏頭的小學生都是胡亂學著的,認真的沒幾個,因此他的進度不算快,甚至比林渙還要慢些。

林渙已經能將《三字經》背誦出來了,正在學背《千字文》。

甄英蓮就是純粹的新學生了。

賈雨村了解過後便給他們安排了各自的課業——賈菌和林渙結對讀書,他先教甄英蓮認字。

他的教學方式和一味讓林渙他們讀書硬背的王舉人不同,講究勞逸結合。

林渙這些日子因為譚氏和茵夢的事兒松散了許多,讀書便沒那麽用功,所幸他還每天溫習一次功課。

賈雨村沒讓他們死背《三字經》,而是提了一個問題——《三字經》裏提到了多少故事?一一列出來。

允許他們翻書查看,還許他們討論。

林渙撓撓頭:“這有什麽用處啊?”

【古文學研究:這能加深你們對這本書的理解程度和記憶程度,一般的小孩子很容易對故事性的東西產生好奇,你剛開始學《三字經》的時候是不是背那些典故背得最快?】

而且背這些典故相當於打基礎,往後作詩、對聯乃至作論賦、寫八股文都很有用處。

林渙想了想還真是,他最先記得的就是那些故事,怎麽都忘不了。

於是,他興沖沖地跟賈菌去數故事歸納故事了。

本來賈菌說想看著書數,被林渙攔住了:“咱們倆都把書背下來了!為什麽還要看著書數?丟不丟人呀?”

賈菌瞪他:“我背的沒你熟嘛,要是打斷了我就記不得下一句了。”

林渙便說:“那我背,你數著!”

林渙迅速把《三字經》背了一遍,賈菌掰著指頭數,才數到一半就開始叫停:“等等,我數到幾啦?”

他還沒學算數啊!手指頭數完了就懵了,再反著把指頭數一遍,就忘了自己數到哪了,是十一還是二十一來著?

林渙無語:“……我怎麽從前沒發現你這麽呆呢?書裏頭都說啦,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你數十個一就算十,再數十個不就是兩個十,就是二十啦!”

他已經不指望賈菌了:“算了算了,你看著書數吧,我自個兒背著數。”

結果兩個人數出來的數明顯不一樣。

賈菌說:“明明只有十個典故!孟母三遷、孔融讓梨……”他挨個數。

林渙搖頭:“你把那些朝代、書都跳過啦!那些也是典故喔。”

“那算什麽典故啊?”賈菌懵逼。

林渙挑起小眉頭:“你怎麽不信我呢?這就是典故!不然你說,不是典故是什麽?”

他特意問了古文學老師噠。

賈菌不信:“雖然我說不出它們是什麽,但是肯定不是典故。”

賈雨村聽到他們兩個爭執,便過來問了情況,聽他們為了這個吵鬧,頓時笑了:“林渙說的是對的,但也不全對,典故者,一可解釋為來歷出處,便是你們說的那些故事,往往其故事裏有發人深省的道理,或勸學,或警醒世人,不一而足。”

“《甌北詩話》裏說‘語雜詼諧皆典故,老傳著述豈初心’,指的就是這個。這第二嘛,便可解釋為典制與成例,歷朝歷代都有規矩與定例,這改朝換代,換的不止是名姓,其舊制也要更換。”

林渙問:“那些更換可有什麽規律?難不成都聽皇上的?想怎麽換就怎麽換?”

賈雨村搖頭:“你這想法太過天真了,若是這天下都叫皇帝一個人說了算,那還要大臣做什麽?”

林渙失望:“我常聽人說當皇帝的人想要什麽就有什麽,原來竟是假的?”

“哈哈,童言無忌,皇帝陛下若是真的要什麽有什麽,那為什麽還有皇帝想要當神仙呢?秦皇一生功績如何?他縱橫天下、掃六合,最後還不是想當神仙嗎?”賈雨村笑說。

林渙喔了一聲,想起剛剛彈幕裏那個人發的那首《十不足》:一攀攀到閣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來下棋。洞賓與他把棋下,又問哪是上天梯。

可不就是貪心不足蛇吞象麽。

他不由得想起了後來的賈雨村,原先還算不錯的一個人,後來為著貪婪二字被濁世汙臭所染,“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杠。”

林渙坐直了身體,問道:“那麽先生,請問若是有一個平步青雲的機會擺在您面前,只是要你舍棄一些東西,您願意嗎?”

賈雨村低頭看著坐在椅子上的林渙。

他小小一個人,臉上分明還有未曾褪去的嬰兒肥,此刻卻正襟危坐,身體微微傾斜,睜大了眼睛看著自己,似乎很是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