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官印

夜裏,暑熱漸散,忽來風雨。

月芙又做了一場亂夢。

夢裏,依舊是那一座陌生的院子,卻不再只有她一個人。

她看到許多張臉,隱沒在重重迷霧的背後,每一張臉都是模糊不清的,可不知為何,她依舊能清晰地認出他們。

是父親,是繼母,是妹妹,甚至還有趙夫人,有杜燕則,有趙襄兒……

他們一個個站在一起,冷漠地看著她,每一張嘴都念念有詞。

她聽不清他們在說什麽,卻明白一定是在指責她。

她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麽,只想立刻捂住耳朵,遮住眼睛,從這裏逃出去。

最後,又是趙恒。

他忽然出現在她的身邊,攥著她的胳膊,將她拉了出去……

醒來的時候,月芙的後背已經濕了。

紗窗外,一串串雨珠打在屋檐上,落在碧桐葉上,叮咚作響。天空還是深藍色的,被雨幕籠罩著,讓人有點透不過氣。

她臥在床上,深深地呼吸,平復心情。

是妹妹的未婚夫啊。

她在心裏默念,好像在提醒著什麽。

……

隔了幾日,便到七月。

六月的酷暑散了小半,每日清晨與傍晚,都變得風涼起來。

梁國公府那邊,杜燕則終於讓人送來了消息,說是已將和離書送抵府衙,只等士曹參軍判下來,便算正式和離了。

月芙大大松了口氣,一直懸著的心也落下了一半。

又隔幾日,那邊將官府的判文送來,上頭醒目的官印,終於令她有種塵埃落定的感覺。

沈士槐與秦夫人則心情復雜。

這些日子,他們也一直在等著梁國公府的消息。

因害怕上次月芙徹底得罪了杜燕則,他們一直提心吊膽。可等官府的判文送來了,又忍不住悄悄覺得懊惱。

這樣一來,唯一能指望得上的杜家,也徹底靠不上了。

如今,二娘的婚事已不得不考慮了,沒了杜家,他們要到哪裏去尋人,探聽上意呢?

沈士槐時常愁眉不展,考慮著是否該借著在光祿寺的官職,想辦法向太極宮中的內侍打探一番。秦夫人則猶豫著是否要厚著臉皮,再去梁國公府,求一求趙夫人。

月芙將他們的心思看在眼裏,一句話也沒說。

素秋已替她打聽過了,玄真觀如今不向外人授戒,若有心修道,則需等九月初九日,得觀中高士授戒,方可入道門。

她只想等到九月,便自請遁入道門,遠離紛擾塵世。

不過,到了八月初,事情卻有了轉變。

宮中照例要辦中秋宴會,沈士槐身為光祿寺丞,提早大半個月,便開始跟著同僚們一起忙碌采買之事。

算起來,自聖人踐祚,同沈家這門外戚便不大往來了,沈士槐已有七八年不曾參加過這樣的宮宴。

可今年,上頭卻破天荒的,將沈家一門都列在了賓客名冊上。

光祿寺卿拿到名冊的時候,便意味深長地看了沈士槐一眼。起初,沈士槐一頭霧水,始終不明白,為何忽然又有了入宮赴宴的機會。

直到夜裏回府,將事情一說,秦夫人欣喜不已:“郎君,這還用問嗎?定是聖人還記得咱們,八王回來了,咱們是要結親的,自然要讓咱們入宮!看來,那日我帶著蓉兒,到底沒白去慈恩寺!”

沈士槐愣了一下,也跟著恍然大悟,立刻笑了:“夫人說得是,聖人仁善,佛祖保佑我沈家!”

一切仿佛峰回路轉,家中人人都高興起來,開始為宮宴做準備。

秦夫人帶著月蓉,親自去了兩趟東西市,打聽好時下在貴女間最流行的首飾花樣,又找了有名的工匠,出了好幾倍的酬金,請他盡快將家裏的舊首飾重新打造一番。

秦夫人這樣興師動眾,自然是想著在宮宴上會見到聖人與楚王,要讓女兒打扮得出挑一些。

月蓉別的不在乎,倒著實喜愛衣服首飾,去了綠雲軒幾趟,從姊姊那裏要來了一匹上好的金紅相間的寶相花紋蜀錦,給自己做了一件訶子裙。

只有月芙總覺得這一次的宴會,並不像秦夫人料想得那樣簡單。

不過,沒根據的事,她不會隨口說出來,免得破壞了他們的欣喜,反而又給自己惹不快。

等到了中秋這一日,沈家上下,從清早開始,便陷入緊張之中。

沈士槐因在光祿寺任職,這天雖休沐,卻仍舊要先去檢點一番宴會的用具,因此,天還未亮,便出了門。

月芙過去請安的時候,秦夫人正對著月蓉、尚兒兩個耳提面命,要他們夜裏到太極宮,千萬不要隨意招惹旁人。

見月芙來了,她又交代兩個孩子:“到時,你們有不識得的人,尋不到我與你們阿父時,問長姊也是一樣的。在宮裏,言行舉止,也多看看你們的長姊,她到底是入過幾回宮的。”

“知道了,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