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2/6頁)

忙完了算學館的事情,時間也已經到了秋天。糧食豐收之後,緊接著四阿哥又命人種了些玉米。

這東西是從南方傳過來的,早些年山東開始種植,後來直隸這邊也開始種,今年四阿哥也想嘗試一下,就種了一些。

七八月小麥收割之後,就種上玉米,到了十月也就成熟了。

收割之後留,四阿哥就派人送了些去皇貴妃那裏,讓額娘嘗嘗鮮。

他又順便去了趟承露軒,胤祐剛上完張勇將軍的課,把人送到門口。

正好,四阿哥把第一次種植玉米,收成還不錯的事情跟他一講了講,順口還說了一句:“我讓人送了些去集鳳軒,讓額娘先嘗嘗。”

胤祐一聽,可來勁兒,拉著他哥就往院外去:“走走走,咱們也過去瞧瞧。”

兄弟倆來到集鳳軒,掀開簾子進屋,胤祐就迫不及待的問:“玉米煮好了沒有,我要嘗嘗。”

四阿哥似笑非笑的看著他:“你倒是心急。”

皇貴妃招呼他倆先坐下,宮女端上茶盞。

胤祐長到十四歲,還像小時候那樣,只喜歡花茶和果茶,再加點冰糖、蜂蜜什麽的,酸酸甜甜,簡直就是他的最愛。

四阿哥可比他講究多了,他鐘愛普洱,還必須得是雲南上貢來的普洱。海拔、溫度、土質、降雨量、光照,缺一不可。

甚至通過品茶,四阿哥就能大致了解當年雲南地區的氣候情況。

不過這種了解有滯後性,沒什麽參考價值。

不一會兒,宮女就把煮好的玉米端了上來。胤祐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個,燙得嗷嗷直叫,又扔回盤子裏,趕緊去捏自己的耳朵。

“慢著點兒,又沒人跟你搶。”四阿哥趕緊將一旁宮女遞來的毛巾塞他手裏,“這麽大的人,怎麽還跟小時候一樣。”

胤祐拿毛巾擦擦手,笑道:“你也跟小時候一樣。”說到這裏,他又覺得似乎哪裏不對,而後改了口,“應該是小時候的你就跟現在一樣。”

四阿哥明年就該虛歲十八了,康熙已經給他挑好了嫡福晉,本來想早早的讓他完婚,但是皇貴妃不同意。

皇貴妃本來對這個嫡福晉就不是很滿意,她不滿意的原因並不是嫡福晉出身不夠好,相反,嫡福晉出身很高貴。是內大臣費揚古-烏拉那拉氏的女兒。

費揚古自幼蒙受皇恩,被皇太極留在內廷撫養。他的妻子愛新覺羅氏正是努爾哈赤的後人。

這血緣關系隔了五代人,其實已經很稀薄了。就算放在現代社會也不算近親結婚。

但皇貴妃不免還是有些擔憂,但康熙堅持,認為這是滿洲貴女中,年齡家世和四阿哥最相配的。

他是皇貴妃養大的孩子,自然要在適齡女孩子中挑個最好的。

既然如此,皇貴妃也就沒說什麽,但只有一個要求——至少要等她的小四虛歲十八之後再完婚。

說起來,就算四阿哥十八了,人家姑娘也才十五歲。

康熙已經做出退讓,皇貴妃再提要求,他就該不耐煩了,於是也只能這樣。

“你哥哥那是從小就穩重、懂事,不像你。”皇貴妃挑了兩個不那麽燙的玉米掰成兩半,給兄弟倆一人一半。

胤祐拿起玉米就開始啃:“我怎麽了,我從小聰明可愛。”

四阿哥低頭輕笑一聲:“你現在也聰明可愛。”

“所以咯,咱們都和小時候一樣,沒什麽變化。”

“對!”四阿哥也拿起玉米啃了一口,“咱們永遠都和小時候一樣,沒什麽變化。”

玉米的口感一般,但因為是哥哥種的,胤祐擱嘴裏也嚼出了濾鏡,總覺得甜甜糯糯的,十分好吃。

皇貴妃又問他:“你們的算學館怎麽樣了?”

“挺好的。”胤祐啃完那半截,又拿了個整的,“選出來的這幾個人對數學都有一定基礎,又對這個感興趣,現在主要是學習西方數學,所以還挺順利。”

皇貴妃又問道:“我聽說,你阿瑪也會親自去給他們授課。”

“對!他給梅玨成講解借方根,給陳厚耀講過西洋定位法、虛似法。”

皇貴妃點點頭:“那挺好。不過這些都很基礎,豈不是很快就學完了?”

“還好啦,三哥講得更加深一些。”說到這裏,小家夥忽然抿嘴偷笑,“那日阿瑪讓我去澹寧居寫字給他看,三哥來向他匯報算學館的事情,我就給他們提了個建議。”

胤祐吃完一根又拿一根,正準備肯,被四阿哥攔住了:“少吃一些,過會兒該用完善了。”

胤祐只好悻悻的把手收了回來:“這點兒算什麽,我吃十個八個也不成問題。”

他這絕不是誇張的修辭手法,而是實事求是。

他現在飯量越來越大,頓頓都是光盤行動,吃完了還不夠。

胤祐最喜歡到凝春堂或者集鳳軒,甚至康熙居住的清溪書屋去蹭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