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5/6頁)

康熙不是不解風情,他就是不想去,知道這一去,宜妃必有所求。

過了一會兒,宜妃竟然親自過來了。

這邊正好一局棋下完,胤祐站到皇貴妃身旁,把時間騰出給宜妃。

宜妃走進清寧宮,看到一家三口其樂融融,也說不出心裏是個什麽滋味。

皇貴妃和七阿哥在皇上心裏地位特殊,這是整個後宮都已經達成的共識,沒有人懷疑。

大家現在費盡心機爭取的,也就是皇上剩余的那點恩寵罷了。

康熙看著她,有點不耐煩:“宜妃不是病了嗎,怎麽不在寢宮好好休息。”

宜妃給皇上皇貴妃行禮,這才說道:“臣妾服過太醫開的藥,現在好多了。”

這時候他身旁的宮女端了一個托盤過來,托盤上有一個大碗,大碗裏面是滾燙的水,用來保溫。中間還有一個盅,宜妃把盅端出來:“臣妾聽說皇上中午胃口不佳,想必是這邊的飲食吃不慣,特意去廚房煲了人參雞湯,皇上喝點兒吧。”

康熙沒說話,氣氛陡然變得尷尬。宜妃也很尷尬,硬著頭皮在這裏死撐。皇貴妃都有些心疼她。

但宜妃是個有本事有手段的人,她能給康熙生下三個兒子,就足以證明,她對這個男人心裏多多少少是有些地位的。

她只是需要一個空間發揮。

皇貴妃有點想逃,這氛圍讓她能就地用腳趾再摳出一座皇宮來。

但很顯然,康熙並不想讓她走。否則,宜妃也不會找到清寧宮來。

皇貴妃側頭看了一眼兒子,小家夥在一旁看戲呢,絲毫不覺得尷尬。

最後她終於坐不住了,站起來正要行禮,找個借口出去。哪知道康熙也站了起來,拉起她就往外走:“朕差點忘了,今日還沒去給皇祖母請安,皇貴妃怎麽也不提醒朕。”

“???”

皇貴妃順著他的話往下接:“是臣妾疏忽了,還請皇上恕罪。”

“下次治你的罪。”說完他拉著皇貴妃已經出了門,還不忘回過頭來吩咐道,“宜妃身體不適,早些回去休息。”

胤祐看了看阿瑪和額娘的背影,又看了看宜妃,最後目光落到了她手裏那盅人參雞湯上。

宜妃好像暗自松了口氣,把雞湯遞到胤祐跟前:“七阿哥又餓了?”

什麽叫又餓了,七阿哥就沒吃飽過。

胤祐擺了擺手:“我今日跟著烏庫瑪嬤吃素。”

一旁的宮人聽得新鮮,七阿哥還有吃素的時候。

康熙來到盛京主要是拜謁祖宗陵寢,一個是葬著努爾哈赤的福陵,一個是葬著皇太極的昭陵,還有葬著先祖的永陵。

康熙帶著眾皇子、宗室、大臣,行禮、祭酒、舉哀。又親自到隆恩殿致祭。

出來之後,康熙賞賜守陵官兵執事人等隱蔽布匹。

一路上看到盛京周圍的農田收成並不理想,便諭戶部賑濟米豆糧食,務必張貼告示令家喻戶曉,均沾實惠。

住在盛京皇宮的時候,正逢皇太後聖壽節。康熙率眾人在行宮前行禮。皇太後下了懿旨:“不可鋪張,不擺宴席。”

於是,當天中午,他們就小範圍的在永福宮太皇太後那裏吃了個飯。

除了太皇太後、皇太後、康熙和皇貴妃以外,就是五阿哥,五公主和胤祐三個小孩子。

五公主只要跟胤祐坐一桌吃飯就高興,一屁股就坐在了他的旁邊。親親熱熱的喊:“七哥,你要不要喝茶,我給你倒。”

五妹妹如此熱情,胤祐欣然點頭:“那就喝點兒。”

五公主又說:“七哥,我最近背了好多詩詞,咱們來玩兒飛花令。”

胤祐正要拒絕,太後卻笑道:“對,找你七哥跟你一起玩兒,他看的書多。”

反正到用午膳的時辰還早,那就玩玩吧。

題目都是太後出的,什麽最常見的風花雪月,幾輪遊戲下來,五公主喝水都喝飽了,一會兒還怎麽吃飯?

太後大笑著擺了擺手:“別玩了別玩了,一會兒吃飯了。”

用過午膳,康熙陪著太皇太後和皇太後聊天,說起宜妃的事情,胤祐這才聽到了事件全部。

上次康熙來盛京,康熙來到盛京也住在郭絡羅氏宅邸。那是宜妃聖眷正濃的時候,剛生了五阿哥,又懷了九阿哥,不過沒跟著康熙出行。

這次來,宜妃也跟著來了,她的父母自然高興,就以為她還受寵,便向她提出一個要求,要她去求皇上,讓她的兄弟到京城做官。

這可把宜妃為難死了,雖然她誕下三位皇子,但皇上對她早就不復當年。更何況康熙最討厭後宮嬪妃幹政,她要是開了這個口,那不是上趕著惹皇上不快嗎?

但父母年歲大了,就想著給兒子謀一個好前程,能指望的也就只有她這個在宮裏做娘娘的女兒。

兩位老人已經是滿鬢斑白,還要跪在她面前求她,宜妃也是真狠不下這個心來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