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6/7頁)

這個事情一時半會兒也解決不了,於是便放在了一邊。

這天,上書房來了一位新同學。

大家本來以為新同學是十一阿哥胤禌,他雖然在今年五月就已經年滿五周歲,到了搬出後宮,入學上書房的年紀。

可是因為身體的緣故,他需要有人非常細致的照顧,所以康熙特許他不必這麽早就開始讀書,5讓他在宜妃身邊多待一些時日。

於是,大家都在猜測這個新同學究竟是誰,難道是十二阿哥胤祹,十三阿哥胤祥?

其他阿哥年紀就更小了,更不可能。

那這個人會是誰呢?大家都很好奇。

人竟然還是大早上康熙檢查皇子們功課的時候,親自帶過來的。

大家一看,都傻眼了。個個目定口呆的站在那裏,打量著那個走進書房的男孩兒。

那個男孩兒看起來和五阿哥差不多高,但是顯得比五阿哥還要壯,皮膚黝黑,留著頭發,身穿蒙古服飾。

“啊這……”

胤祐和他的兄弟們一樣驚訝,上書房怎麽忽然來了個蒙古人,竟然還要跟他們一起讀書。

康熙並不打算向兒子們介紹一下這位新同學,他還忙著呢,匆匆忙忙的抽查了幾個皇子的功課,就得回去處理朝政。

和往常一樣,這麽多人裏面,只有三阿哥、四阿哥和八阿哥的學業是讓他滿意的,六阿哥也還湊合,其他幾個,包括胤祐在內,他都懶得再問。

等康熙走後,大家一擁而上為了過去。七嘴八舌地問:“你是誰,叫什麽名字?”

“你是從哪兒來的?”

“這裏是紫禁城,你怎麽能來這兒讀書呢?”

“……”

那人撓了撓頭,好像有點兒聽不懂他們說什麽。

五阿哥見狀趕緊切換為蒙古語模式,把剛才的問題又問了一遍。

那人這次聽懂了,吞吞吐吐的答道:“我叫……我叫策棱,博爾濟吉特氏。”

胤祐聽到博爾濟吉特氏就來了興趣,問道:“你是從科爾沁大草原來的嗎?”

“不是!當然不是,我不是科爾沁部的人。”小夥子張了張嘴,又繼續否認道。

胤祐好奇:“那你是哪裏人?”

“我來自漠北,喀爾喀蒙古。我的家鄉在塔米爾。”

塔米爾是什麽地方胤祐倒是沒去過,不過喀爾喀蒙古他倒是聽說過,就在去年還頻繁聽到這個地名。

去年噶爾丹率領他的大軍正是在侵略這個地方。

胤祐繼續問道:“那你怎麽來京城了?”

“我和弟弟跟著爺爺一同歸順大清,大清皇帝賜給我們宅子,讓我們住下,還將我帶來這裏,跟他的皇子們一起讀書。”

喀爾喀蒙古本就內訌不斷,準噶爾大軍打過來,幾乎沒什麽還手之力,很快就土崩瓦解,他們只能依附於大清,很多人都逃亡漠南,歸順了清廷,這其中就有策棱的祖父。

上書房忽然來了個蒙古同學,大家好奇之余其實也有些不習慣。

雖然諸皇子們也學習蒙古語,但畢竟不是母語,學得也沒那麽好。日常能用蒙古語對話的只有五阿哥和胤祐,他倆畢竟是太皇太後和皇太後帶大的孩子。

策棱只會說蒙古語,不會滿語也不會漢語,跟玉帶錦跑眉目俊朗的小皇子們顯得格格不入。

師傅把他的位置安排在胤祐旁邊,畢竟胤祐是諸皇子中蒙古語最好的,性格又外向開朗,跟誰都能玩到一塊兒去,指望他能幫助策棱盡快融入上書房的學習。

可是,師傅忽略了胤祐一向是個上課除了聽講,什麽事都幹的學渣。

師傅講的那些內容,他都能倒背如流,閑得沒事,就隔著過道跟轉學生聊天。

“嘿!”

“……”

策棱雖然現在還聽不懂師傅在講什麽,但是進宮之前祖父就告訴過他,他們是來投奔大清皇帝的,皇帝肯收留他們,還將他接入內廷讀書,這是對他們的恩賜,他應該珍惜。

興許以後,大清皇帝打敗了噶爾丹,有朝一日能讓他們重返故土。

策棱怎麽敢在課堂上開小差?

胤祐見對方不理他,又問道:“你是那個土謝圖汗部的人嗎?”

對於喀爾喀蒙古,胤祐就聽說過土謝圖汗部,因為它是莫西蒙古四部之首。各個部落關系太復雜了,別說胤祐,就算是太子,甚至康熙,也很難理清楚。

這次策棱終於有了反應,他在聽到“土謝圖汗部”幾個字的時候微微皺起了眉頭,神色頗為不屑。

“不是,我是成吉思汗的後裔。”

聽到“成吉思汗後裔”幾個字的時候,胤祐也沒當回事:“噢,那噶爾丹不也說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後裔嗎,那他為什麽還要打你們?”

“才不是!”策棱一拍桌子站起來:“他算什麽成吉思汗的後裔,他是額森的後裔,瓦刺部落不過是當年與黃金家族有聯姻罷了。我是的曾祖父是成吉思汗的十八世孫圖蒙肯,真正的成吉思汗嫡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