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2/7頁)

旁邊的稻田,四阿哥又開始播種,胤祐照例要去幫忙的。

四阿哥就怕他來幫忙,本來幾個三個時辰能幹完的活兒,他一來,那得花上一整天,剩下的時間都是在給他善後,陪他抓黃鱔,撿田螺。

好在太陽落山之前,稻子和麥子總算都種上了。

這次,四阿哥準備通過改良品種來提高糧食產量。他和胤祐一起去集鳳軒的時候,兄弟倆還在討論這件事情。

幾年來,這方面的書籍四阿哥看許多,也有了系統和深入了解。弟弟問起來,他當然願意回答。

“小七,你說種地包括哪些步驟?”

“播種,澆水,把米粒打出來,曬幹之後就可以吃啦!”

他每年只參與這幾個環節,所以也只知道這些。

四阿哥細心的給他解釋:“其實,要種出糧食來並沒有那麽簡單,需要經過許多工序,從選種開始,然後是育秧、耕地、播種、施肥、除草、防蟲、灌溉、收割、脫粒、曬幹、儲存以及漕運,每一個緩解都很重要,並且都會決定糧食的產量。”

皇貴妃坐在一旁,聽著兩個孩子聊起農耕,也覺得有意思,便放下手裏的醫術,參與進來。

“我認為,其中最重要的應該是選中、施肥、除草、防蟲和灌溉這幾個方面,小四你說對不對?”

四阿哥點了點頭:“額娘說得沒錯,但是這其中每一個環節都很復雜,比如選擇更加優良的品種進行培育,基肥和追肥的關系,烤田的重要性。”

這邊母子倆正在深入探討農業技術,皇貴妃雖然不懂,但是憑著常事也能給兒子提出一些啟發性的意見。

另一邊,胤祐一直默不作聲的聽著。一邊聽一邊思考。過了很久,他才開口說了一句:“有個問題我不懂。”

皇貴妃和四阿哥轉過頭來看他,後者笑道:“小七哪裏沒聽懂,我再細細解釋給你聽。”

胤祐搖了搖頭:“我的意思是,我不懂我們為什麽要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種地上面。如果種地不能讓老百姓生活富足,那麽,咱們應該鼓勵他們從事其他生產,比如去賣糖葫蘆,賣春卷,賣包子,賣別的什麽。”

四阿哥皺眉:“農業是立國之本,如果老百姓都因為一時的利益去經商,那誰來種田?沒有人種田大家吃什麽?”

胤祐說道:“他們可以去別的地方買糧食呀。”

“去哪裏買?”

“總有人種田的吧,鼓勵經商,又不是讓所有人都去經商。”胤祐想了想,又說道,“咱們還可以去別的地方買,東洋、南洋,或者別的地方。咱們生產價值更高的東西賣給他們,再把他們的糧食買回來不就好了嗎?”

這個想法著實大膽,把四阿哥聽得一愣一愣的:“可是……可是咱們得祖先從狩獵到農耕,已經是一種很大的進步。”

“祖先狩獵,咱們種田就滿足了嗎?蒙古人也不想放羊了,也想來種田,所以咱們能保住種田的機會就應該滿足了。”

一直沒說話的皇貴妃看一眼小兒子:“你好好討論,不要帶情緒。”

四阿哥就是論事:“就算是漢人,歷朝歷代也是重農抑商,百姓不種糧食,發生大規模饑荒或者戰爭,你知道將會意味著什麽嗎?”

“哎呀!”小家夥急了,“你怎麽就不明白,開放市場交易和種田並不沖突,不鼓勵種田也不等於沒飯吃。”

“你也應該明白,農業是國之根本,沒有哪個君王會鼓勵自己的子民不種地。”

兄弟倆誰也說服不了誰,眼看就要吵起來了,皇貴妃坐在旁邊聽得饒有興味,一點要勸架的意思也沒有。

兩個人爭論半晌也爭論不出個結果,於是雙雙回過頭來看著皇貴妃,胤祐率先開口問道:“額娘,你說,我和哥哥誰說的更有道理?”

皇貴妃不緊不慢的給自己倒了杯茶,放在唇邊輕啜一口,又用拇指指腹緩緩擦去杯口的胭脂:“我覺得,你們倆說得都對。”

“……”

這種和稀泥的勸架方式讓兄弟倆都不太滿意,胤祐是個沒什麽城府的小家夥,總是直白的表達自己的情緒,小嘴一嘟,就扭過了頭去。

四阿哥則笑著搖了搖頭,感覺自己作為兄長,不應該和弟弟爭論這樣的話題,應該耐心的引導他才是。

於是,四阿哥端起茶壺,將三人跟前的茶杯斟滿:“小七剛才說咱們可以從洋人那裏購買糧食。可是你要知道,阿瑪開放海禁也不允許糧食出海賣給洋人,那些洋人精得很,總想著怎麽從咱們這兒賺取更多,怎麽可能賣給咱們糧食?”

“哪有什麽是不可能的?既然是貿易,大家各取所需罷了。”

“好了好了,你倆也別爭了,聽我說兩句。”

皇貴妃看夠了熱鬧,也聽明白了兩個兒子的觀點,這才出來說道,“小四,有機會你應該到江南去看看,那裏以絲綢為主的手工業已經頗具規模。機戶出資,機工出力這樣的合作生產方式也是老百姓養家糊口的一條出力。咱們的確沒有必要把所有人都束縛在土地上,他們過上好日子,也能為國家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