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5/6頁)

胤祐趕緊收回手,討好的笑道:“再下一局,就一局!”

這是初學者的卑微,逮著個能陪著下棋的人,就恨不得求著對方再來一局,來了一局又一局……

康熙一掀衣袍坐下:“看在今日是你生辰的份兒上,朕就陪你再下一局。”

這一局父子倆下了很久,另一邊暖閣內午休的太皇太後都起來了。

胤祐一枚棋子半天落不下去,康熙忍不住催促道:“這還用想嗎?放哪兒都得輸。”

胤祐選了個地方,用拇指和食指捏著棋子,重重的拍了上去。

“就這兒?”康熙頗有些疑惑,“你可想好了?”

“落子無悔,”小家夥揚了揚下巴,“我想好了。”

康熙搖了搖頭,落下一字,又忍不住教育他:“你把這一小片棋子放掉,就可以保住另外那一片。”

胤祐卻態度強硬:“我不讓,只要我讓了這一片,你同樣會逼迫我讓掉那一片,這樣讓來讓去,最後我就退無可退,一敗塗地。”

走到這一步,小家夥倒是一點也不猶豫,每落下一字都顯得胸有成竹:“只要我抱住了這一片棋子,另一邊你一時半會兒也吃不掉我。而我,倒是可以反過來吃掉你的棋子,阿瑪,你救不救?”

“……”

他走一步棋,已經算到了三步開外,而且是每一處地方,每一個變化都算得明明白白。

康熙愣在那裏,眼睛直勾勾的盯著棋盤,一句話也沒說。

他好像從兒子的棋招中受到了某種啟示。

其實,決定南巡的時候,他就已經想好了。

既然噶爾丹和沙俄勾結在一起,迫使他不得不在邊界談判中做出重大讓步。那他也只能按照索額圖的辦法,將俄國人索要的尼布楚讓出去。

雖然咽不下這口氣,但形勢比人強,他只能把這口氣咽下去。

可就像胤祐剛才說的那樣,領土問題豈能說讓就讓。讓了這一處,對方就會得寸進尺,難保下次不會繼續與噶爾丹聯手,再來敲詐勒索,繼續逼迫他讓出別處。

而沙俄那邊,要麽得償所願將尼布楚劃入自己的版圖,要麽談崩,看著大清和準噶爾打得你死我活。

不管怎麽樣,俄國人都不吃虧。

就算大清打敗準噶爾勢必也會大傷元氣,到時候他單方面撕毀協議,遠征軍卷土重來,清朝皇帝又能拿他怎麽樣?

就像胤祐所說,讓來讓去,最後退無可退,一敗塗地。

康熙陷入了沉思,胤祐也沒有催促他,安靜的坐在對面,雙手托著下巴,耐心的等著。

皇貴妃一直站在旁邊看父子倆下棋。她心裏當然更偏向兒子,一直站在胤祐旁邊,看著看著也看出了一點門道,兒子每吃掉康熙一顆棋子,她都忍不住在心裏叫好。

其實臉上的笑容一直都沒有消失過,看得康熙很不痛快,期間把她拉過去好幾次,但皇貴妃還是不由自主的又站在了兒子身旁。

皇上到哪個後宮去,妃子不是寸步不離的跟著他,恨不能黏在他身上。

只有在表妹心裏,兩個兒子再加上太皇太後,哪個不比他這個皇上重要。

皇貴妃從他的神色就大致猜到了他心裏裝著別的事情。小家夥本來是蠢蠢欲動,想要提醒阿瑪,被她做了個靜聲的手勢,攔下了。

直到一只手搭上肩頭,康熙才從思緒中回過神來。

擡起頭來,看了眼那只手的主人,又看了看對面托著下巴,一臉天真無邪的兒子。

他一直都對這母子倆有一種不同尋常的情感,或許是他們身上維系著一部分相同的血脈,總讓他將他們與後宮其他人分割開來。

這局棋,最後還是胤祐輸了,阿瑪給他的評價是:“什麽都想要,什麽都不肯放棄,但實力卻不允許,到最後,什麽也抓不住。”

小家夥撇了撇嘴:“等我多學兩個月,再來挑戰阿瑪。”

康熙哼笑一聲:“行,朕等著你來挑戰。”

晚上的家宴上,榮妃忽然在太後和皇上跟前提起個事情。

“照理說,太子明年就十六了,也已經成年。雖然禮部查閱典籍,制定太子大婚的流程還需要一些時日,但太子身邊也不能沒有人侍候。”

“照理說,臣妾位份低微,這事兒輪不到臣妾操心。但太子小時候,皇上國事繁忙,臣妾奉命照料過太子一陣。先皇後曾有恩於臣妾,臣妾實在……”

十幾年前,宮中妃嬪制度並不完善,康熙老婆娶了一大堆,除了中宮皇後,其他全是庶妃,地位比宮女沒高出多少。

皇後生下太子不久駕崩,康熙一個人帶著孩子多有不便,那時候榮妃正是得寵的時候,先後為康熙剩下四個兒子,全部夭折,身邊只有一個小公主。康熙有時候脫不開身,就讓人把胤礽帶去鐘粹宮讓她照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