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6/6頁)

德妃見兒子不說話,又接著說道:“雖然大家都是兄弟,但你要記得,太子是賢德之人,他的人品學問都值得你學習。哪些人應該結交,哪些人應該保持距離,你自己心裏要有數。”

其實德妃這話說得也沒錯,皇子長大了,勢必要面臨戰隊的問題。太子就是已經預定的未來大統繼承人,不依附於他還能依附於誰。

這話她自然是不敢讓康熙知道的,否則就不只是禁足半年那麽簡單。敢將主意打到太子身上,褫奪封號,收回冊寶都是親的,打入冷宮也不是沒有可能。

可是胤祚是她的兒子,她唯一的指望,有些話她不得不說。

聽完他這些話,胤祚絲毫沒有感動於額娘對自己的提點,反而很不耐煩。就連德妃想留他在永和宮留宿一晚也被他拒絕了。

然而,胤祚雖然學習態度積極,但是學習能力卻差了些,就算是啟蒙的《三字經》對他來說學起來也有一定困難。

康熙每日去上書房,負責給胤祚教學的師傅都會反映這個問題。帝王有一堆國事要處理,哪有空閑過問這些事情。給師傅下達了死命令,讓他好好的教,三個月之後自己再來驗收成果。教不好,自己領罰。

這段時日,皇貴妃驚訝的發現,他那個一提到讀書就頭大的兒子,竟然主動拿出了納蘭送給他的那一套《淥水亭雜識》。

不過這小崽子認識的字實在有限,他看書,李熹要時刻陪在一旁,他不認識的字,要隨時為他答疑解惑。

不過,小家夥有一個很好的習慣,他會找一張紙,把那些自己不認識的字寫下來,然後用額娘叫他的拼音注音。

皇貴妃看到了,第二天就命人給他訂了個生字本。想了想,幹脆又讓人給他訂了個單詞本,數學作業本,好詞好句本……

納蘭的書雖然寫得好,但是對於胤祐這個年紀的孩子而言實在晦澀了些,他看不懂。

於是,自學只堅持了短短半個下午,小家夥就果斷放棄了。老母親辛辛苦苦準備的一堆作業本,一個也沒能派上用場。

這天上午,因為康熙有出宮計劃,納蘭需要伴駕。因此,胤祐的提前下學回到承乾宮。

平日他剛走進院子,就有不少人出來迎接他的,有時候皇貴妃也會從正殿掀開簾子出來。

今天院子裏卻靜悄悄的,所有人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見他來了,也只是躬身行禮,並沒有多余的話。

胤祐覺得奇怪,今日承乾宮的氛圍不同尋常,難不成是有什麽事情。

他走向正殿,剛準備掀簾子進去就被旁邊的白露攔下了:“七阿哥,您還是容奴婢進去稟報一聲吧。”

“哈?”胤祐一臉錯愕的看著她,“我回自己額娘的寢殿還需要稟報?”

白露低聲道:“今日來了客人。”

她這話更是勾起了胤祐的好奇心,究竟是什麽客人這麽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