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朝堂紛爭(第2/3頁)

應博明當上了中書侍郎,借著中書省這個最重要的部門位置,完全能算得上是位極人臣。

女兒又和皇子定親。

皇帝為了堵住悠悠眾口,甚至還破例給應博明已經死去的父親加了個虛銜。

把應家湊入了勛貴行列。

對了,昨天秋闈放榜了,應博明的小兒子考上了舉人。

聽說婚事訂了容家……

怎麽什麽好事都論得到你應博明呢!

哪怕對應爹沒什麽意見和敵意的人,最近也有點酸了。

這才導致何家的事情出來後,關注人數格外高。

虞守一開口,整個大朝會的氣氛都頓時火熱起來了。

若要說感覺……那就是還差一包瓜子,一個板凳。

應博明慢條斯理的先對皇帝行禮,再對虞守行禮,一點都挑不出錯。

一時間顯得貿然開口的虞守很是沒禮貌。

虞守立刻向皇帝請罪,虞家人被皇帝偏愛不是沒有道理的。

等虞守補完流程,應博明也慢悠悠的開口。

“回尚書,下官並不知目前這件事,人證物證到底為何,但是臣相信何刺史並不會做這種違背朝廷法度的事情。”

“那你……”

“但是這件事,顯然是用嘴說不清楚的。虞大人身為刑部尚書,閱卷無數,想來應該不難判斷出這一點。”

稍稍陰陽怪氣一波。

大致意思是,這是什麽性質的案子?你長腦子了嗎?罪犯本人說說就能說清楚的?

已經傳言出去的各種證據確鑿,你刑部不知道?

第一回 合,應博明勝。

虞守眯了一下眼睛。

反省了一下自己的大意。

剛剛不應該一時嘴快的。

“那麽應大人,如何審理這個案件,自然由陛下定奪,如今人還沒到,你就搶先舉薦……這是信不過陛下,還是信不過諸位同僚能秉公辦理呢?”

“身為中書侍郎,下官的職責就是為陛下擬定方針方略,供陛下參考,虞大人不等我舉薦的名單出來就如此詰問,是信不過下官,還是有所擔憂呢?”

【好!精彩!】

朝堂上的人很想鼓掌,但是都禮貌的憋著。

不怪大家,真的很少有這種不局部範圍內,不會牽扯到眾人的瓜可以放心吃了。

想想葛重落馬的那一段日子,真的是呼吸都怕錯了。

“那下官倒是想聽聽,應侍郎有何高見。”

“虞大人,下官的意見是……說給陛下聽的。”

今日的應爹宛若禮部官員附體,就是在雞毛蒜皮的地方膈應你。

一邊是貴妃娘家叔叔,一邊是未來親家。

皇帝溫吞吞的打了個太極,緩和了氣氛,並且讓應侍郎把話說完。

應侍郎首先詢問陛下。

這個案件,是走尋常判案路線,還是走三司審理,若是三司審理,是大三司還是小三司。

尋常案件如何判?

監察司調查事件,大理寺斷案,刑部審核。

虞守頓時對應博明的這種問話方式感覺到不妙。

果不其然。

三選一的情況下,通常人都會選擇比較中庸的那個選項。

現在這個案子已經鬧開,大朝會都能吵起來。

隱約還有應虞兩家鬥法的意思。

普通案件審理流程不太能服眾。

可大三司也不至於,畢竟只是個中州刺史……

“小三司吧。”

虞守的表情頓時有點青。

這件事的確是虞家進行推動的,他們準備好的審案的人,是普通流程上的人。

應博明竟然生生的把事情鬧大,勸得皇帝要開三司審理。

讓我們再來看看大三司是誰:大理寺卿,刑部尚書,禦史中丞。

小三司:門下省給事中,中書舍人,禦史台禦史。

瞧到了沒,如果大三司的話,其中一個就是老虞自己上了。

換成小三司,中書省那不是應博明的地盤?

可這級別,的確不到開大三司。

“陛下,畢竟只是一個中州刺史,開三司是否過於慎重了。”

“換囚之事,本朝乃是頭一例,可此事並非古往今來頭一遭,若是此次案件不用三司,無法成為後世斷案典籍依據。”

“那麽應大人想推薦哪三位來審理?想來中書舍人必定是豐舍人吧?”

虞守嘴裏的豐舍人,自然就是應博明的師弟。

“虞大人久居刑部尚書,一向只要按照命令行事即可,不太了解中書省。下官若是把主事之人都定下了,那就是僭越了。”

別的不說,中書舍人一共就四個,四選一還需要你給皇帝提意見?

你最多只能委婉的提醒皇帝,哪個不太合適。

不管虞守鐵青的臉色。

應博明張嘴就是十幾個副史名額。

這些名字都是大楚的門下、中書、禦史、刑部、監察司五個部門的中層官員。

三位主審是皇帝定的,一堆副史是他建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