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回國之無問西東(39)

國家機器既然已經開始運轉,那麽肅清革命隊伍,揪出鼴鼠也是早晚的事,樂景放下一半的心,重新投入自己的本職工作中來。

他這段時間經過實地走訪,大概了解了潭柘寺鄉的基本情況,對自己未來的工作方向也有了想法。

潭柘寺鄉目前遇到的掃盲困境不外乎是群眾學習積極性不高。

群眾為什麽不想學習?

一來,是漢字復雜,學不會。而且學習本來就是很難短時間看到成效的,學習習慣也是需要培養的。

哪怕在九年義務教育已經普及的現代,也照樣有人厭學,看不進書。

二來,是風氣不好,讀書改變命運這一觀念未能深入人心,讀書無用論喧囂塵上。因為農民需要耕種土地,農忙時節每個勞動力都很珍貴,而讀書就意味著要損失一個珍貴的勞動力,大多數農民自然很抗拒。

三來,也是當地政府的掃盲力度不夠,也欠缺管用方法。畢竟新中國才成立一年,識字教育才剛剛開展,鄉裏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有時候難免行事粗暴了些,不能很好的照顧好群眾情緒。

良好的風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好的,所以現階段樂景能做的就是降低農民學習的難度。

如何降低學習難度?

簡體字目前還在實驗階段,暫時還不能在全鄉大規模推廣,所以現在樂景能做的就是編寫通俗易懂方便快捷的速成掃盲教材,提升學習效率。

只靠樂景一個人能力注定是無法完成這項工作的。

所以在周一的下午,他召集了有空的掃盲大學生和基層幹部,開了一個研討會,商量如何進行教材的編寫工作。

會上,大家各抒己見,提出來不少好主意。

“課文不能太長,最好控制在兩三百字以內。”婦聯的女同志說:“字太多會讓老百姓頭疼。而且莊戶人家事情又多又雜,他們分在學習上的時間很少,所以掃盲教材上的文章越短越好。”

“內容不能寫的太深奧,越直白越好,以歌曲和順口溜最佳。”鄉宣傳部幹事道:“我聽說在石景山區的農村流行這樣的識字掃盲順口溜:‘走路畫手皮,蹲下畫樹皮,睡倒畫肚皮’,‘趕英又超美,文化要跟上,願吃眼前苦,不作一世盲’,我覺得這樣的順口溜既具有教育意義,又通俗易懂,我們也可以編寫類似的順口溜。”

“我認為掃盲課本首先要保證趣味性。”

樂景補充道:“這段時間我在農村深入走訪發現,農民精神娛樂生活很匱乏,在農活之余,缺少娛樂。現在是冬歇期,外面天寒地凍,大多數農民都會選擇縮在屋裏嘮嗑,這種時候詼諧幽默的笑話是最受歡迎的,也會得到農民自發的廣泛傳播。所以我覺得我們可以學習一下《笑林廣記》,也寫一些短小精悍爽利幽默的小品段子,既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調動了人民群眾學習的積極性。”

氣氛越來越熱烈了,大家集思廣益,查缺補漏,逐步確定了掃盲教材的大致框架,剩下的還有一些細節問題,因為時間不早了,只能等到下回大家有空時再商量了。

參加會議的人三三兩兩離開了會議室,李之麒拿著會議記錄,也打算跟著人潮離開。

樂景叫住了他:“李之麒,你留下來一下,我有話跟你說。”

等到會議室只剩下樂景和李之麒後,他看向自被他叫住後就一直沉默低頭坐在距離他最遠的座位上的男孩子,在剛剛的會議中,他也是如現在這般沉默。

“現在這裏只有我們兩個人,我們就別兜圈子了,打開天窗說亮話吧。”樂景望著他的目光充滿探究意味,“你到底是怎麽想的?是打算離開還是留下?”

李之麒攥著會議記錄的指尖泛白,他低著頭,樂景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是從他僵硬的肢體語言可以解讀出來他此時內心的掙紮和苦悶。所以他沒有催他開口,選擇耐心的等待他的回答。

半響,低啞幹澀的聲音輕輕響起,“我爸媽……讓我留下來。”

“那你是怎麽想的?”樂景問:“你想留下來嗎?”

“……我留下來,能做什麽呢?”男孩子的聲音輕飄飄的,好像一陣風就能吹走,“我……是個廢物,這裏的事情太復雜了,我處理不來。”

“你?廢物?”樂景被這句話逗笑了,“你知道國內現在超過80%的人不識字嗎?現在全中國的大學生加起來頂天也就一二十萬人,你能上大學就已經是萬裏挑一的精英了,你這樣的人自稱廢物,那麽那些初小畢業高小畢業的人算什麽?廢物max嗎?”

李之麒卻並沒有被安慰到,他反而更羞愧了。

藤校長不過高小畢業,可是處理問題遊刃有余,智勇雙全,做出的成績令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