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民國之大導演(58)

王林這輩子都忘不了2020年的夏天那個讓人心浮氣躁的晚自習。

窗外蟬鳴喧囂,頭頂上的風扇不知疲倦的吱吱呀呀轉動,試卷被吹的呼啦啦作響,一只甲蟲歪歪扭扭的飛來飛去,然後趴在黑板上不動了。

黑板上用粉筆寫著讓人心驚膽戰的倒計時:距離高考還有300天。

那個夏天,全體高二學生都在學校補課,他們要在秋天前學完高三所有的課程,然後進行三輪復習和無數次模考。

無論王林回憶多少次,都必須承認,那天和過往的幾百個晚自習相比沒有什麽區別,他們只不過偷偷摸摸看了一個直播。可是從那天開始,他死水一般的世界被掀起了驚濤駭浪,枯燥平凡的現實世界突然出現了讓人浮想聯翩的奇幻因子。

在起初,他和無數誤入直播間的網友們都認為這是一個無聊惡俗的作秀,是對革命先烈的侮辱,所以為了捍衛死者的尊嚴,他們多次向平台處舉報這個直播間。

可是他們的舉報都石沉大海,那個直播間還是在一如既往的運行。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王林發現這個直播間的第三天。

因為這個直播間太像真的了。

無論是一望無際的黃沙,骨瘦嶙峋的災民,還是穿著短褂的勞工,他們每個人都是那麽真實鮮活,他們的頭發中夾雜著西北的黃沙,臉上的每一道皺紋都銘刻著深厚苦難,這是任何影視劇都拍不出的真實感。

在其他社交平台上,很快就出現了大神通過比對上個世紀的影視資料和文字資料,確定出現在直播間裏的就是1928年左右的陜西。

大神在論壇的帖子裏說:“民國十八年年饉餓死了幾百萬人,陜西境內化作了一片人間地獄,草根樹皮都被吃光了。而謝聽瀾先生就是在那時候帶著自己籌集到的十萬石糧食奔赴災區第一線賑災,並用鏡頭記錄下來了嚴峻的災情,在國內外引發了強烈反響,一時間引發了舉國上下支援西北災區的風潮。

謝先生其反應了陜西旱災實況的紀錄片《人肉的味道》,現在作為研究民國史的珍貴影像資料被收錄進了陜西博物院,陜西博物館對紀錄片進行了重制,在館內的放映廳多次放映,我看過很多次,所以看這個直播的時候我真的是頭皮發麻,因為直播間出現的很多畫面和鏡頭,都能和《人肉的味道》對應上——不,應該這麽說,《人肉的味道》裏出現的人物,在直播間裏也同樣出現了,而且是紀錄片裏沒有出現過的畫面!

就比如記錄片裏的被謝聽瀾先生救下來的張二蛋,在這個直播間視頻裏也同樣出現了!!這個張二蛋,在後世有個更有名的名字,他叫張平安,12歲加入共青團,14歲入黨,15歲長征,17歲在延安任營長,後來參加了大大小小數十場戰役,榮獲一等功兩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是一個槍林彈雨裏闖出來的戰鬥英雄。建國後,他解甲歸田,隱姓埋名回陜北老家發展教育,沒有仗著軍功要國家一分錢,老先生一生教出來25位博士,50名研究生,780位本科生,他花了五十年的時間,將當地的識字率從5%提升到了80%。現在在我的母校圖書館門前還立著這個老校長的雕像。

除此以外,還有……”

這個帖子剛出現在軍事論壇上,就立刻被頂成了熱帖。不少網友的第一反應都和王林一樣,他們都覺得樓主在胡說八道。

什麽民國十八年年饉,他們根本沒有聽說過,高中的歷史課本上也沒有寫過這件事啊。還有張平安,這又是哪位?他們聽都沒聽說過。

至於謝聽瀾,他們倒是知道這個人。這位謝先生是世界頂級的電影獎項晨星獎的創辦人,每年晨星獎的頒獎典禮之前,就會有各大營銷號把這位傳奇人物拉出來賺流量。

他們印象中的謝先生,就是一位人民藝術家,被稱為人民的喉舌,黨的放映員,他拍的電影很多都作為了研究黨史的重要資料,他的電影因為輸出革命和紅色思想,在很多國家甚至被皆為禁片,但是這絲毫不妨礙各個國家的年輕人們在地下影院、在荒郊野嶺、在每一個不為人知的深夜裏偷偷觀看他的電影,並從中吸收點燃火把的熱量。

美國有奧斯卡,華夏有紅色晨星。

哪怕在全球轉右的浪潮中,晨星獎作為世界著名的先鋒左派獎項,是無數才華橫溢的影人和革命者心目中的聖地。

謝先生在網絡上流傳最廣的一張照片,就是一個帶著眼鏡的斯文中年人,對著鏡頭笑的和藹慈愛,看起來很德高望重。可是鏡頭中的那個年輕人對他們來說就太陌生了。

謝先生年輕時原來這麽帥嗎?不,應該說,謝先生原來也曾經年輕過嗎?謝先生不是個電影導演嗎,怎麽跑到陜西建水渠了?而且還搞起了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