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清末之吾輩愛自由(38)(第4/4頁)

1875年9月11日。”

樂景放下信,心情五味陳雜,有高興欣慰,有驕傲自豪,同時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分量。

此時,他對文以載道這個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他的作品可以輕而易舉的影響無數人,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跡。

這是一種多麽可怕的力量啊!

這也是屬於文學的可怖威力。

思想,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武器。

現在,樂景已經拿起了這把武器,他必須要用超人一等的謹慎和自制力,克制使用這份武器,努力讓他的讀者能從他的作品裏獲得正面的影響。

露西的一封信,跨越了三年時光,講述了發生在她身上的翻天覆地的巨變。

在這三年裏,樂景和他的朋友們身上也發生了很多變化。

他們已經從初中畢業,進入孟松中學高中部,為了考取理想的大學而努力學習。

季鶴卿的目標是麻省理工大學,這所學校在當今被清政府稱為波士頓機器大學院,顧圖南的目標是哥倫比亞大學,這所學校在當今被清政府稱為高林避亞大書院,而樂景的目標則是哈佛大學。

他們三兄弟終將要分散在不同的學校和城市,展開不同的際遇。但是他們的理想都是一樣,左右不過是殊途同歸罷了。

樂景他們是第一批公派留學生,就在今年夏天的時候,第四批公派留學生也踏上了美利堅的土地,他們中的部分人也進入了孟松中學讀書。

至此為止,清政府派出的留學生已經全部到達美利堅,總人數為120名。

120名留美幼童,全都是漢人,沒有一名滿人。他們來自城市鄉村,來自不同的階級,此時相遇美國,為的是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今年夏天,樂景他們這些老學長,在哈特福德的留學事務局迎接了最後一批孩子。

當時的場面著實滑稽可笑。

老學長身穿西裝長褲,講著地道流利的英語,除了後面那條長辮子外,已經和西方人沒什麽兩樣了。

而新派留學生卻像三年前的他們一樣,穿著長袍馬褂,神情呆板拘謹,使用結結巴巴不流利的英語。

兩撥人相遇,都從對方眼中發現了濃濃的抵觸。

但是樂景知道,要不了多久,這些孩子就會脫掉長袍馬褂,換上方便舒適的襯衫長褲,使用地地道道的英語,饑渴學習西方有用的一切知識和技術。

因為他們都是一樣的。

樂景正在沉思的時候,季鶴卿突然破門而出,氣喘籲籲,神情焦急慌張,高聲道:“出事了!”

樂景收起信,轉頭鎮定問道:“發生什麽事了?”

季鶴卿喘著粗氣神情嚴肅道:“劉耀和王奇生,公然剪掉了辮子,要改信基督教!”這兩個人是和樂景他們同批留學人員,算是留學生群體的激進派人士。

顧圖南跟了過來,與樂景相視一笑,道:“這不正是我們的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