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第2/4頁)

穆明珠縱然滿腹心思,聽櫻紅跟她學虞岱的話,還是忍不住勾唇一笑。

雍州農事有起色,總是一樁好消息。

不過這樣松快的心情並沒有維持太久。

林然帶了另一則消息回來。

他今日去追查山崖平台上出現的那夥弓

手刺客,查到襄陽城一位小校尉府中,等他趕到的時候,那校尉府中早已大火四起、校尉本人已懸梁自縊,府門上留下一封遺書,只說是憤慨於柳猛之死,刺殺公主只是為了給柳猛報仇。這小校尉的身份也很明白,乃是英王府長史的從弟,兩年前謀了這一處小官,論起來也不過是英王周鼎告訴鄧玦一句話的事兒。雖然這小校尉的出身直指英王府,但沒有證據,只憑懷疑,如何能定罪?若穆明珠真這麽報上去,反而要落一個構陷兄長的罪名。

林然顯然也明白這道理,神色間隱然有辦事不力的自責與忐忑,沉聲又道:“雖然活捉了那批弓

手,但這批人都是那校尉在任上留意之後,蓄養的一批打手,其中也有遊俠、也有犯了罪的人。原本將他們編作一隊,要他們跟著老師傅學射箭武藝,說是以後用他們護送商隊,也算是謀個出路,賺些幹凈銀錢。那校尉提前半個月把這批人招來,只說叫他們今日埋伏放箭。原本有為首的兩個人,不是那一隊之中的,箭術好,動作敏捷,那些刺客都是聽這兩人口令進退。只是……”他低下頭來,慚愧道:“混亂之中,給那為首的兩人走脫了——末將搜查疏漏……”

穆明珠看他一眼,溫和道:“不是你的問題。兩山茫茫,哪裏去尋人?更何況他們既然是為首的二人,必然是早已經想好了退路。那樣的混亂之中,又如何分得出誰是為首的?那兩人既然走脫了,必然是回去尋那真正的主人去了……”她頓了頓,道:“王長壽在南陽,命他派人在英王府左右盯著,留意最近出入的人員。”

“是。”

“長安鎮的那五名奸細,可有新信息?”

林然道:“不是一撥刺客。末將要山崖上那批弓

手去一一辨認了已死的長安鎮奸細五名,都沒有一個認識的。”

穆明珠確信了自己的判斷,既然山崖刺客不識長安鎮奸細,卻又能如此恰到好處同時發動攻擊;那麽必然有人居中安排,又或者說長安鎮奸細背後的勢力清楚英王這一派的勢力會選在何時何地對她動手。

推論到這裏,穆明珠對於鄧玦在這場刺殺中的角色其實已經摸準了八分,剩下的那二分只在於鄧玦背後的勢力究竟是誰。

至晚間齊雲回來時,關於鄧玦的履歷就很清楚了。

首先,鄧玦並沒有一個出身梁國的生母。他的生母乃是江州一戶賣布商戶家的女兒,乃是因為大將軍鄧開的原配始終唯有生育,而作為正經的妾擡入府中的。入府一年之後,便生下了鄧玦,並在鄧玦九歲那年病故。他生母的生平非常清晰簡單,不可能有與梁國勢力來往的機會。

而大將軍鄧開死於鄧玦十五歲那年。鄧玦守孝三年,至十八歲,其嫡母還算盡心,為他請了媒人,往高門世家之中求娶適齡女子,然而議親未成,他嫡母又病故,於是鄧玦再守孝三年。鄧玦出了孝期之後,花重金買通了楊虎當時還沒被查辦的弟弟,走了楊虎的門路,在皇帝跟前提了一句。皇帝念在鄧開過去的功績,便在當時空缺的幾個位子裏,指了荊州都督副使的職位給鄧玦。而鄧玦上任沒有半年,原本的荊州都督便因老邁病休。英王周鼎適時上奏,為鄧玦求得了荊州都督之職。

這個履歷若是給不知底細的人來看,大約看不出什麽問題。

但穆明珠自幼生長在宮廷之中,又在朝堂上打滾,很清楚母皇的行事,若是沒起疑心時也就罷了,此時起了疑心,一聽便知問題所在。

這鄧玦背後必然有高人指點。

而且那高人很清楚大周朝中的事情。

從結果來反推,以鄧玦的年紀要做到一州都督的高位,只有在英王坐鎮的荊州才有可能——因為英王與鄧玦的亡父曾有師生之情。

而要把鄧玦放到荊州去,那就要掌握好請楊虎遞話的時機。

這個背後的高人,一定是先清楚朝中有荊州都督副使的職位空缺,並且在同一時間其它空缺的武職都不太適合鄧玦——要麽是太高,要麽是太低。他等到這個時機,然後給鄧玦一筆重金,走楊虎的門路。看似是皇帝委任了鄧玦官職,殊不知皇帝也是不知不覺中走了旁人看準的一步棋。

鄧玦背後這股勢力中,竟然不只有梁國奸細的身影,還有天子近臣的影子。

換句話說,梁國勢力很可能已經滲透到大周皇帝身邊來。

穆明珠想到前世母皇驟然的重病,忽然心中一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