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第3/3頁)

反正段璃璃研究了一下,發現起碼藥鋪裏能買得到的,就趙金櫃一直用的那種,各種藥材都不算珍稀,自己鼓搗一下都可以種植。

但這種大路貨沒什麽意義。

段璃璃就專門研究了一下湯藥方子集裏的好方子。

這種東西就是,方子是公開的,但是藥草難得。

但是段璃璃比對了一下系統一直在做的植物圖鑒,發現大部分的藥草其實大蒼山深處都有的。她只要能弄到一株活體就可以大面積種植了。

段璃璃於是開始著手搞這件事。

至於現在,就先花錢去大藥鋪裏買些高級貨給門派僅有的三個弟子用著。既進這玄門,怎麽也得有些福利,一個門派若沒有好處給弟子,又憑什麽吸引別人削尖腦袋紮進來呢。

六月是收夏糧的時節了。

今年風調雨順,此地的糧食來了個大豐收。

農戶們都笑逐顏開,以為能多賣些錢,過個好日子。

孰料,來收糧的糧商們趁著豐收聯手壓價,上演了一幕活生生的谷賤傷農的現實。

胡祥是佃戶家庭出身,對這個事格外感慨,不免跟段璃璃多說了幾句。

段璃璃沉思了片刻,說:“那我們平價收糧吧。”

胡祥沉默了。

段璃璃知道他的顧慮。因為這是糧食,不是別的什麽。這是超大宗的商品。

對於商人來說,賺來的的錢多數用來買地置產,手裏的現金流則要投入再生產,讓錢生出錢來。

對做生意的人來說,現金流太重要了。段璃璃要是想插手這件事,大概要調用所有的現銀。

胡祥是商人思維,要璃璃家傾盡所有拿出所有的資金這件事有點壓他的底線了。

“我們不需要的。我們終究跟別人家做生意的不一樣的。”段璃璃說,“你好好理一理是不是這個思路。”

“所有的金銀都在我手裏,我的擴大再生產不需要投入除我之外的成本。那些金銀攢在我手裏,跟鐵疙瘩沒什麽區別。”

“還記得桐油行會的會首那一次是怎麽跟我們說的麽,他要錢要流動起來才有意義。”

“糧食在我手裏,不腐不壞,永遠有價值,平價收進來,在我手裏永遠是資產,不虧。”

“你別看現在是豐年,那將來要遇上災年呢?”

“你聽過一個故事嗎,洪水中窮人抱著窩頭爬到了樹上,富人抱著珠寶爬到了樹上。洪水要半個月才退,你猜,誰先餓死?”

道理胡祥不是不懂。

只是做這件事本身的意義和需要對抗的勢力使得他一時邁不過去這個坎。

但最後,他擡起來頭來,一咬牙:“幹了!”

這年的豐年,大糧商聯手壓價,百姓困苦。這件事波及到了平陽城轄下河陽、栗陽、惠安、崇波、遂寧、古川口、三門等多個縣。

平陽城守及諸縣守焦頭爛額,開倉平價收糧。但官府可動用的現銀、倉儲力量都有限。本來收了夏稅,常平倉就已經滿了。很快就無力維持下去。

大糧商們早料到了這情形,笑看雲卷雲舒,錢和糧自己往口袋裏跑。

這時候,河陽縣烏桐鎮大蒼山段氏玄門,以璃璃家商號的名義開始平價收糧。

段璃璃入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