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第2/7頁)

[嗯,你自己注意安全。]

文斯:……這老父親的語氣的是鬧哪樣?

然而還沒完,又來一句:[玩的開心。]

老父親的語氣1。

**

短暫休整後,文斯將聞家老父子組合拋諸腦後,背起背包,正式開始他的巴黎之旅。

陰冷天氣絲毫妨礙不了人們的雀躍心情,作為浪漫藝術的搖籃,巴黎街頭隨處可見想象與現實交錯的戲中場景。

文斯住的酒店雖然位置偏,離法國電影資料館卻不遠,這種天氣很適合進去走一走,步調緩慢地回味一下那些記憶裏斑駁的膠片歷史。

看著玻璃底下的相機、海報、出版物,原來十多年前所處的那個時代,也早已成為過去式了。

放映間每天都有電影在免費放映,除此外還有個特別的VR體驗廳,可以在裏面感受經典電影的取景地。

那些地方多半物是人非,在現實中無跡可尋。

像是男女主角定情的那間咖啡室,又或者孩子們幼年追逐打鬧的舊路軌,多少年後它們變成了裝飾華麗的意式餐廳,又或者人來人往的街心公園。

體驗完正趕上下一場電影開演,文斯就繼續看了一部巴黎本土拍的小眾電影,據說是幾名發燒友扛著攝影機,用傳統技術自導自演的,只在有限幾家影院放映。

開演前聽著周圍觀眾耳語,似乎很多都是來巴黎旅遊的外國人。

場裏座無虛席,不是那種高大上的放映廳,所以滿員後略顯逼仄,但到音響起聲時,氛圍感意外地很好。

文斯都不記得有多久,沒對著大熒幕看過這種小制作文藝片了。

一個半小時時長,用一種質樸簡潔的鏡頭風格,講述了一位來自法國鄉下的青年,在首都巴黎追尋藝術夢想的過程,結局沒有逆襲,只有現實的折翼回歸。

題材老套,早在文斯那個時代都已經翻不出新花樣了,但或許是真是十年一輪回的流行,當片中主人公數著手機屏幕上那可憐的三位數,問老板自己的手機能賣多少錢時,不少觀者都發出一聲感嘆,而當主人公躲在比爾阿克姆橋下,甚至想買張火車票回家都無能為力時,內心敏感的女孩子們幾乎低低啜泣。

直到謝幕,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文斯才在客服人員的提醒下回過神,他剛剛沉浸在片尾曲裏,不知不覺想到太遠。

走出放映廳,外面天色已經變暗,雨還沒停止下。

文斯心情就如同此刻的天氣,潮乎乎陰沉沉,瀝瀝拉拉不怎麽痛快,這電影拍得很寫實,配樂更是有法國電影一貫的特色,不明顯煽情,卻十足有後勁。

接下來的行程,文斯安排是去看植物園燈光節的表演,當夜幕降臨,那些白天看來平平無奇的普通植物,在各形各色的彩燈亮起時華麗變身,組成一幅美輪美奐的太空星圖,剛剛那些惆悵情緒漸漸被一掃而光。

時政新聞裏說,法國航天局今年成果頗豐,上個月的光學星座協議是一大亮點,今年的植物園燈光節主題也正好應景。

燈光節外面一排賣禮品的小店,文斯出來時順著逛過,發現一款玻璃項墜。

乍看是藍色水滴形狀,細瞧裏面的縮微地殼版圖會隨著項鏈擺動反向旋轉,光線透過時隱隱折射藍瑩瑩的光,像地球四周的海洋。

小玩意兒也不貴,沒多談文斯就買了下來,配條細黑皮鏈掛脖子上,短短一根,項墜剛到鎖骨中間,恰好在針織衫領子上緣。

“漂亮的,很襯你啊!”店家連連說。

文斯沒覺得如何,就單純看著很喜歡。

雨中欣賞過一場風格獨特的燈光秀,雖然不算太困,但為了後面能更精神飽滿地遊玩,還是決定回去倒時差睡覺。

**

第二天的目的地是盧浮宮,文斯早早查好攻略,在排長隊的金字塔廣場觀望一眼,認過大門,就轉去獅門入口跟隨較少人流進了館。

文斯也是俗人一個,進去先看“鎮館三寶”,在旅行團等大波人馬趕到之前,可以盡情駐足欣賞。

不過警戒線拉得太遠,品味也沒到那個層次,外行瞧熱鬧,蒙娜麗莎那據說被達芬奇修改了四十二次的嘴角,文斯到底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

除了三寶,其他展廳人都不多,就是走馬觀花,逛到哪兒看到哪兒,像是埃及的木乃伊、古希臘古羅馬的的雕塑、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簡單享受這個與藝術為伴的過程。

盧浮宮裏有咖啡館,甜點味道還不錯,文斯中途坐下來歇腳半小時,下午又接著逛。

這天的步數真叫相當可觀,到最後終於感到腿腳酸脹,文斯才沿著通道往外走,還意猶未盡。

上輩子唯一一次參觀博物館是高中學校組織的,當時只覺得看熱鬧不如刷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直到今天來過盧浮宮,才領略什麽是博物之美、萬寶之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