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追隨

慕月笙幾乎是毫不猶豫掠起身, 將那柔軟的身子給抱在了懷裏。

她清減了許多,稍稍一用力就能將整個身子給撈起,那時他也愛抱她, 每日回來她都會軟嬌嬌的趴在他懷裏撒嬌,媚眼如絲,紅唇上沾著艷澤, 水光點點的,小心翼翼又大膽地貼在他唇上。

她蒼白的小臉埋在秀發裏, 黑長的眉睫覆在眼下, 身子如同被抽幹筋骨似的, 軟軟的一團, 無聲無息, 這模樣兒叫他心疼極了。

剛剛進來時,她眼底那一抹絕望和無神, 著實刺痛了他的心,她像是無根浮萍, 著不了地,靠不了岸, 帶著決絕和無畏淹沒在茫茫大海中。

有那麽一瞬間, 慕月笙想就此將她帶回家,藏在榮恩堂, 再也不叫她風吹雨淋,不叫她擔驚受怕, 不再脫離他掌心。

他想築個金屋,鎖住她,籠住她,叫她一輩子在他羽翼下安枕無憂。

卻是不能。

一旦他邁出這一步, 他們之間便是死結,再也解不開。

哪怕此刻,她大抵也是不樂意他碰她的,他不能乘人之危。

慕月笙以極大的毅力逼著自己放手,將她放在靠墻的坐塌上,從袖口掏出一紙疊,小心翼翼將裏頭準備的阿膠紅糖片給拿了出來,遞至她嘴邊,等著那紅糖慢慢融化滲入她喉間。

崔沁離開後,方嬤嬤告訴他,她偶爾勞累會犯頭暈之症,方嬤嬤手巧便磨了這等阿膠紅糖片給備著,一旦她不舒服就給她含上一片。

自聽了那話,他便叫方嬤嬤給他備上一包帶在身上,哪裏曉得今日居然用上了。

隨後他便喚了雲碧進來伺候她,他不想她醒來時看到他不高興。

再然後他派人將宋嬤嬤等人傳來,一行人小心翼翼護著崔沁送回了燕雀山。

暮色四合,車馬粼粼,馬車檐角垂著的那盞風燈,散出一團明黃的光暈,這團光暈沖破夜色的藩籬緩緩前行。

目送崔沁遠去後,慕月笙背著手吩咐葛俊,“以老夫人的名義送些補品去燕雀山。”

葛俊即刻去辦。

崔沁醒來後,人已至燕雀山,她問起經過,雲碧事無巨細稟報了她,崔沁略松了一口氣,慕月笙一向有君子之風,她是清楚的。

睡前,宋嬤嬤給她掖被子,問她若慕月笙真是主考官,崔沁打算怎麽辦。

“能怎麽辦,我來扛唄....”

將那番緣故一說,宋嬤嬤眼底已是水光盈盈,她忍著淚意伺候崔沁睡下,復又悄悄將這話遞給了慕月笙。

彼時慕月笙正在燕園那棟小宅子裏批閱文書,眉宇皆是倦色,到了夜裏那傷口便火辣辣的疼,劉二正巧將崔沁的話復數給他,他怔愣了片刻,枯坐在案後,久久回不來神。

她十三歲便愛上了他,嫁給他時,滿臉的仰慕和依賴是做不得假,小心翼翼伺候甚至是討好他,再到如今被他傷了心卻依舊選擇維護他。

他真是瞎了眼!

怎麽會辜負這麽好的姑娘。

心痛,懊悔,無數情緒湧上心頭,他如同在油鍋滾了一遭,難以入眠。

只下定決心,上刀山,下火海,都要將她再娶回來。

崔沁歇了兩日已大好,書院如期復學,只是每日皆有成百上千的人湧至書院門口,要麽好奇圍觀,要麽是將家中孩童送來讀書,許多百姓竟是將男童也送了來,一個個嚷嚷著叫燕山書院男女分班授課,可沒把幾位女夫子給逗樂。

崔沁不得已,只得出面表示燕山書院只收女童,言之自己猜中陛下考題,只是碰巧,奉勸士子不要存僥幸之心,寒窗苦讀方是正道。

夜裏慕月笙忙完來探望她,被崔沁以身子不適為由給拒絕了。

次日,輪到他休沐,便拿著一冊書在燕雀山西側的林子裏散步。

恰恰崔沁帶著幾個女學生出來采花,撞見他一襲白衫長身玉立,獨步在林木中,不由啞然。

慕月笙立在桂花樹下朝她施了一禮,眸光湛湛凝睇她,溫潤道,

“陛下昨日得知你猜中了他的題,當眾誇了你,眼下你崔山長的名頭怕是會傳遍五湖四海,燕山書院也聲名鵲起。”

海棠無聲的在風中搖曳,卻不及她面容昳麗明媚。

崔沁支著身子迎風淺笑,略有些疏離回道,“運氣罷了。”一副不欲多言的樣子。

這一笑竟是令慕月笙有些著迷。

崔沁瞧見他扶著腰,不由想起那次燙傷,她至今不曾過問他的傷勢,也不曾道過謝,心中生出幾分愧色來。

“你好些了沒?可疼得厲害?”

慕月笙抿著唇,眸眼深邃凝望她,幾乎是啞聲回她,“不疼。”

他的聲音幹脆利落的很。

崔沁默然,旋即尋了借口離開。

慕月笙癡望她柔美的背影,心中喟嘆,這樣夠不著的日子何時是盡頭。

十日後,科舉放榜,大報恩寺那一日的學子果然有不少中了舉,又是敲鑼打鼓在燕山書院前坪膜拜一遭,這一回那些中舉的人家,紛紛慷慨地捐贈了不少銀兩與物資,崔沁原先是不收的,只因書院接受富貴人家捐贈是常有之事,不然每個山長豈不都得拋頭露面為生計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