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2/2頁)

雖然超級公路的復合材料,可以硬抗8~9級的強震,但那是在陸地上的設計標準,在海底還有非常強的水壓,可能會削弱管道的抗震性能。

因此張天望的方案,是挖掘一條隧道,然後超級公路的管道,穿過隧道的內部,讓管道本身不和海底巖層直接接觸,減少地震波通過固體傳播,作用在管道本身。

王院士看著小黑板上的草圖,評估著這個方案的可行性:“工程量會不會太大?畢竟直徑要25米,這恐怕是全球最巨大的地下隧道了。”

“這方面,老王你不用擔心,我們工程院和燧人系合作的五丁計劃,目前正在測試中,新挖掘技術配合復合材料,加上瓊州海峽的地層是泥沙層,工程難度沒有問題。”李奮院士笑著說道。

聽完這個消息,王院士心裏有底了:“這樣的話,問題應該不大,兩層管道的雙重保險,就算是遇到了強震,也可以硬抗下來。”

看到大家意見近乎一致,張天望又說了另一個問題:“就是成本會高一些,可能每公裏造價要超過3億,這還是托新材料的福,不然每公裏沒有10億拿不下來。”

對此王院士直接笑道:“每公裏3億?這已經便宜得不能再便宜了,瓊州海峽平均寬度才29.5公裏,投資90億就可以修建成功,帶動的經濟都不止這個數了。”

其他人也知道這個價格非常便宜,當年東瀛人修建的青函隧道,工程和設計難度,和瓊州海峽海底隧道不相伯仲,青函隧道全長54公裏,投資了567億華元左右,平均每公裏10億出頭。

因此大家才說每公3億多的造價非常便宜。

確定了方案,眾人開始討論具體的海底隧道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