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朕絕不姑息(第2/6頁)

蕭評這位下手果斷,也沒想過要將此事歸於旁人,便是不畏於莫氏報仇。

對這樣的人,莫並也不必思及報仇,那不是他該做的事。他既然一心在戰場,欲滅胡人,令之永不敢再犯我大昌邊境,便以此為目標,其他都不用管。

“說得很清楚,那你還來尋我,是還有什麽想不開的?”蕭寧確實懂人的心思,這就問起來,想聽聽莫並何意。

“心裏難受。”莫並雖然知道母親說得不錯,可這心裏總攢著一口氣,咽不下去。這種話想來想去也沒有別的人可以說,這不就尋上蕭寧了。

蕭寧問來,他自老實地頷首,表示沒錯,他就是心裏難受,也不說出什麽來。

“你以為這個世界只有對錯,不管什麽事都是非白即白是嗎?還應該有仇報仇,有恩報恩?”蕭寧無奈,她只能開解起莫並。

“不應該嗎?”莫並一臉的不解,擰緊了眉頭,那叫一個不舒服。

蕭寧道:“不是不應該,只是本來這個世道就不是非黑即白,你想變成這樣,本就不可能。仇也罷,怨也好,總得講因果。比如大昌律法中對於殺人的定義本也不是一樣。殺人,有故意殺人,有過失殺人,針對不一樣的殺人,律法判定亦各不相同。”

莫並覺得好像懂了一點,詢問地道:“所以,姑母就算死在明王手中,我們恨明王,殺明王報仇,合理也不合理。”

“若是你想,就不會等到今天了不是嗎?”莫並內心最大的掙紮在於,他其實很清楚,蕭評那樣做無可厚非,不管這件事最後換成誰,結果其實是一樣的。

可是,他又過不了心裏那一關,那是他的姑姑。

額,那也是蕭寧的母親,可是蕭寧?

算了,莫憂對蕭寧來說就是一個陌生人,如果可以選的話,她不會想讓莫憂成為她的母親。

“想不明白的事放一放,心裏難受也總是要經歷的,畢竟誰心裏沒有難受的事,難道還能一輩子高高興興?”蕭寧這麽說也是這樣的道理。

莫並想起在軍中的時候,聽說蕭寧因為姚拾兒之死大病了一場,比起他只記得很模糊的莫憂那張臉,姚拾兒可是蕭寧一手教導出來的人。

其中傾注的心血和感情,最後又由她自己來斷,她心裏比誰都更難過。

“我知道了。我會慢慢適應的。”莫並想到蕭寧經歷的一切比他要多得多,年紀還比他小,他倒是好意思跑到蕭寧這裏求安慰,果然是不像樣!

“不用急。凡事慢慢來,人的成長總會經歷各種不一樣的心境,如同人生百味,各不相同,也各有各的滋味。但這就是人活在世上必須要經歷的一切。”蕭寧用著滄桑的語氣說起此,引得莫並側目,連忙道:“殿下,你這話說來都像我父親了。”

蕭寧笑,要是算活著的年紀,她跟莫恢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我很喜歡一句話,一句別人說過的話。人心是沒有道理可言的。親疏遠近難道就沒有分的嗎?”

聽完這話,莫並沒有再問,只是乖乖地離去。

***

只是莫家與蕭評之間,就算到了現在,不再思量報仇,也是要有一個了結,對於莫家來說,殺蕭評是他們做不到的事,原諒人也斷然不可能。

這是一個死結,誰也無法解開的死結。

而莫家除了莫非一對老夫妻依然要留在兗州外,皆舉家往長安來,更是給蕭寧備下一份大禮,一份莫家積攢百年的大禮-書!

書不僅有古來之典籍,還有蕭寧現在最想要的史料。

據說是莫非在看完蕭寧讓人送來的修史草稿後,命人立刻送來長安,賀蕭寧即將大婚。

受此大禮,蕭寧自是感謝。

至於莫家與蕭評往後如何,蕭寧並不插手其中事。

就像她告訴莫並的,人心偏向,根本沒有道理可言。

縱然莫憂是她生母,可對她而言,那就是一個全然陌生的人,甚至莫憂的丈夫兒子處處要置他們家於死地,面對這樣的人,當除之而後快。

蕭評不同,誠如蕭評所言,從蕭寧出生開始,無論蕭寧在不在她的眼前,蕭評一直關注蕭寧,吃的喝的用的,每一年的壓歲錢,樣樣蕭評都用了心的。

有心或是無心,其實人是最直接的,蕭寧做不到在蕭評對她那麽好的情況下,處處只考慮莫憂的生恩。

有句話說得很好,生恩不及養恩大,她第一個要考慮的更是蕭諶和孔柔,比起考慮寒不寒莫憂的心,莫家的人,蕭寧更在意蕭家人,處處以蕭家人為重。

蕭評在最後對莫家人說明一切,甚至願意任由他們處置,都是為了蕭諶父女,為了蕭家。

而莫憂呢?

莫憂的心裏念的人是韓靖,是與韓靖生的那三個兒子,而蕭寧是斷然不可能顧念所謂的同母異父之情,讓他們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