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陛下太熱切(第4/7頁)

蕭寧想都不想地接話道:“沒什麽不同的。我還是我,你也是我阿舅,咱們當初生死共存,如今也休戚相關。阿舅若是因我成了太女,處處拿我當太女供著,也該為我想想,這供著供著我,將來我還能是人嗎?”

說到這裏,蕭寧嘆一口氣道:“無論是為帝為王,都只是尋常人,吃五谷雜糧,也有七情六欲。你別總把我架起來,讓我落不了地,我將來得摔死。”

這回孔鴻坐不住了,擰緊眉頭不滿之極地喝斥道:“莫胡說。”

蕭寧渾不以為然地道:“哪裏胡說了。若不是人人都把大興皇帝捧得太高,讓皇帝和百姓,軍隊脫了節,我們斷然沒有今天。沒有什麽權勢地位是一成不變的。被人架得太高,以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那也就是離死不遠了。”

看得通透的人,不必旁人說透,她已然懂得。

既是明了,既有不防備的道理。

孔鴻這是自己人,從小看著她長大,教她讀書識字,練武用兵的人,後勤諸多事宜,蕭寧都是跟孔鴻學上手的,雖說蕭寧確實聰慧得不同尋常,一點即通,甚至一通百通,那也不能否認是孔鴻把蕭寧引進門。

不得不說,蕭寧和蕭諶果然是父女,說的話如出一轍,孔鴻低下頭一笑,“好,殿下所言我都記下了。”

一個我字,還是跟從前一個樣兒,蕭寧亦是流露了笑意,“您還是跟以前一樣,是我阿舅,我做錯了什麽,或是您做錯了什麽,我們攤開說。若是連我們這樣的關系都不能信任彼此,有話亦不能直說,未免太讓人寒心,這樣的太女不做也罷。”

此話讓孔鴻擰緊眉頭,蕭寧是有多不容易才走到今天這一步,豈能輕易道一聲不做。

想喝斥蕭寧的,轉念一想,這何嘗不是他們相互間的情誼,他的付出蕭寧全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縱然為帝如蕭諶,依然一如從前,蕭寧亦然。

“殿下與陛下雖是父女,卻也要記住一些分寸,不該做的事不能做。”孔鴻聞之,倒是思及另一層,望蕭寧能記下此事,萬萬不能鬧出事端,為人捉住把柄,亦或是落人口舌。

最最重要的更是,萬萬不能傷了蕭諶的心。

父女間的情分不能傷了,更不要被旁人用手段壞了他們父女的情分。

孔鴻話題轉變得太快,快得讓蕭寧哭笑不得,但也明白孔鴻說的是實在話。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蕭寧鄭重地承諾道:“阿舅放心。情分總是要經營的,不管是跟誰都一樣。我不想同阿舅生疏,只剩下那麽一點所謂的君臣情分,更不想跟阿爹疏遠。

“阿爹永遠是阿爹,若不是我凡事做得太過,阿爹不會跟我生氣。自然,若是生氣了,我該自己反省一番。”

有蕭寧這話,孔鴻心中的大石也就放下了,“好,你能明白這個道理,我自放心。”

“我就不送阿舅了。”人到門口了,孔鴻本就不想讓蕭寧送,且讓蕭寧回去。

***

蕭寧此時因程永宜之故,確實需要考慮程永宜,而禮部那頭,面對各方虎視眈眈,自是迅速拿出蕭寧這個太女的內宮如何安排。

太女夫是不能有,且稱之為太卿?

自古夫妻互稱卿卿。

對應太女,是以稱為太卿。

好在蕭寧早就放了話,她沒那閑功夫來個三夫四侍。她只要一人足矣。

本來,若不是因為無後無子之故,誰也不會請人三妻四妾。

況且現在世族誰樂意讓女兒為妾的?

連女兒都不願意給皇帝當妾,就不要說給太女當侍了。

蕭寧面對這太卿二字,勉強覺得還行。

只要蕭寧覺得可行,其余人,誰還能有什麽意見。

太女之卿謂太卿,配太女,為太女總理內宮事務。這一點禮部特意標記得一清二楚。王宦上朝道出去,更是在第一時間看了蕭寧臉色。

見蕭寧滿意地頷首,亦是松了一口氣,能讓蕭寧點頭的事,此事也就沒什麽問題了。

蕭諶聽著太卿這稱呼,不算太難聽,最重要的是注明,這不是夫,是卿。

卿這一個字,夫妻可互稱,於君亦稱為臣民。

好,很好!

蕭諶對禮部這一回做的事,那是相當滿意。

感受到蕭諶滿意的王宦,這一回是真正松下一口氣。能讓他們點頭這事,不容易。

“諸卿以為呢?”蕭諶覺得沒什麽問題,如何能不問問一旁的朝臣。

對於政事堂的諸公而言,只要無人將來光明正大奪蕭寧的權,一切都好說,怎麽稱呼都成。

“臣以為可。”就算無所謂,蕭諶有問,這可是他們老板,老板有問,他們且如實而答就是。明鑒沖蕭寧一通擠眉弄眼。

稱呼定下,所負責之事定下,接下來該怎麽?

自然就是乖乖給蕭寧選太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