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揚天下公心(第4/6頁)

姚聖和蕭寧那是志同道合,越說越發覺得對方是知音。

“自然,人信也我罷,不信我也好,我就是我。”蕭寧補充一句,簡直是說到姚聖的心坎裏了。

“知音難尋,小娘子乃知音也。”姚聖真是恨不得沖上去,拉住蕭寧的手,和蕭寧認真討論討論這為人處事之道。

蕭寧的額頭低落了一滴汗珠,她就是試試,沒想到一試,真試成了。

這桀驁不馴的人,最不喜歡的就是世俗的規矩,誰要是想對他的行為指手劃腳的,不好意思,絕不奉陪。

有些事,蕭寧雖然不在意,卻也不敢大肆宣之於口。

現在這情況也是特殊,畢竟姚聖已經表現出不拘小節,甚至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蕭寧。

這種情況下,如果想要姚聖真正助蕭寧一臂之利,就得另辟蹊徑。

“小娘子缺知音否?在下以為還是足以勝任小娘子知音的。”姚聖這時候終於說出這句話,蕭穎大喜過望。

蕭寧搖了搖頭,“先生高才,天下聞名。若先生不棄,還請日後先生多加教導,好讓我來日如先生一般,唯天下人景仰慕名。”

知音什麽的,的確符合姚聖的為人,可蕭寧不能順時應下,反而得把人高高捧起。

別管是知音還是先生,反正結果是一樣的,都是為他們蕭家出力。

“若小娘子不棄,甚佳!”姚聖再怎麽不拘小節,卻極喜歡人將他捧起。

蕭寧方才寸步不讓,如今一看他服軟反而願意捧著他,從中可以窺探出蕭寧的秉性,這是一位吃軟不吃硬的小娘子。

“先生在上,受寧一拜。”蕭寧立刻毫不猶豫的當眾行以大禮,請天下人代為見證。

姚聖相當滿意,“天下人皆以為女子可欺,卻不知天下女子不過是順時、順勢,不得不忍讓,然欺人太甚,視女子如無物,來日必當自食其果。

“你既提出有教無類之理念,日後必當牢記此心。身為女子,更應該助女子一臂之力,萬萬不能枉顧天下女子之艱難,圖一人之快活。”

如此一番叮囑,出乎眾人意料之外。

看著蕭寧的目光透著審視,也在等著蕭寧給出回應,究竟蕭寧會不會如姚聖所願。

“先生教導,我必銘記於心。”蕭寧立刻應下,銘記所謂,眾人也無人敢當著姚聖的面追根究底,暗惱蕭寧實在狡猾。

“觀你父不願意失信於女子,與那總為一己之私,以為傳宗接代為世間大事,打著冠冕堂皇的理由,行失信於人之事,偏偏天下人皆認同。如此世道渾濁不堪,吾豈肯出山。

“今日我亦有言在先,倘若將來你父有違承諾,失信於夫人,便是我棄你蕭氏離去之日。”姚聖相當直率的告訴所有人,究竟他為何出山。

如此理由也是眾人料所不及,但姚聖既有此言,想必不會虛假。

蕭寧萬萬想不到,昨日一事竟然還會有這樣的意外之喜。

想必有姚聖之言,再無人向蕭諶或是蕭寧求情,請放過那多嘴作舌,實則諂媚,意圖走捷徑,一步登天之人。

守信守信,既是守信,當守於天下人之信,非該對女人而輕視。

“先生放心,吾必轉達家父。”蕭寧應得分外爽快,巴不得有這樣的人出面,鎮住一群妖魔鬼怪。

很多人的臉色都變了,畢竟名聲不及姚聖,況且姚聖所言,在情在理。

人家只是要求蕭諶成為一個守信之人,不管面對任何人,都能牢記自己許下的承諾,永不違背,這樣的要求並不過分。

但凡不是對女人許下的承諾,在場的人都認為應當遵守。

然而這樣的說辭一旦脫口而出,必引起群而攻之。

一個姚聖背後的人,絕不是尋常人能應對得了的。

一開始提出承諾於女子也當守信這種想法的何言,言辭犀利,寸步不讓。

看看他們是如何對付何言的,一個份量不夠的寒門庶子,他們豈願聽之。

想出風頭的人牢牢把握機會,意將何言之議論擊潰,好出盡風頭,令天下聞其名。但面對姚聖,名家大儒,子弟無數,和他杠上,偷雞不著蝕把米,極有可能顏面盡失。

其實主力軍水貨和鐵全,那是昨天已經被蕭諶和蕭寧拍老實,這兩位不出面,其他人再想集結再多的人,所謂槍打出頭鳥,不代表他們願意作為出頭的另一個人。讀書人,所謂飽學之士,並不代表他們都敢沖在最前面,有更多的人喜歡站在後頭。

如這等才是真正的小人,推著人往前走,而他躲在人的身後,己方占盡上風時,搖旗呐喊;一旦眼見勢不成,立刻龜縮不見。

姚聖此人,名聲比起水貨和鐵全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這一位和他們略有不同。他是出身世家,年少成名,以繪天下輿圖,熟知天下書籍,著古籍見解而引天下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