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2/3頁)

大家都不願意走,都想看看這兩畝地的紅薯起出來,會有多少。

沒多久,姚春暖吃上了窯番薯。

香糯甜軟的窯番薯,將他們一個個都征服了。

等他們吃完,關於紅薯的兩畝地產量已經被統計出來了,紅薯莖塊是四千二百六下六斤。也就是說,一畝地的產出是兩千一百多斤。

聽到這個產量,在場的除了姚春暖,沒有一個不吃驚的,真是好高的產量!比起稻谷小麥菽藜等大多數只有兩三石的畝產量,紅薯差不多是它們的十倍了。這紅薯堪稱神種,活人的神種!如果整個大梁都種上它,豈不是再也沒有人會餓肚子?大家浮想連篇。

秦老將軍和霍幍心裏都很火熱。

於宸看到了,為避免某些麻煩,他嘴裏嘀咕道,“這三四千斤的紅薯,還不知道能育出多少紅薯苗來?”

據他們估計,一畝地需要一百斤紅薯,這四千斤紅薯,也只能種四十畝地,加上之前的紅薯藤移栽扡插的部分,勉強能種上七十來畝地吧。

秦老將軍對數字很敏感,聽到這話,下意識就在心裏算了起來。

七十多畝地,就按畝產兩千斤算,等秋收時,那也是十四萬斤,何況這畝產肯定是高於兩千斤的,也就是說,保守估計,秋收時,他們光紅薯這項就能收十二三萬石以上。對了,他還沒算上紅薯藤的產量!

這還只是種了七十多畝地而已,而且還是種在稱上是好田的沙地裏,要是種上七百畝七千畝或者七萬畝呢?那豈不是要收千萬石,萬萬石的紅薯?這麽多的糧食,多少兵馬招不到啊!

他這想法太理所當然了,首先,這紅薯根本不可能一直保密,搞不好今年秋收之後,就會有一部分紅薯流落到外面。要是老百姓能靠著這紅薯果腹了,他們招兵反而會更艱難才對。

這些都是可以預見的,姚春暖也沒想阻止。主要是比起後世,這裏的老百姓們過得太苦了,很多人一家子從年頭忙到年尾,也只是堪堪餓不死,可能一年都不知道肉味。每到災年,為了一袋子半袋子粗糧,賣兒賣女的多了去了。只能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她只希望這紅薯流傳出去之後,能讓老百姓們過得稍微好一點。

就在這時,有人來報,“大將軍,朱大帥那邊派人來了,問我們答應給的八十八萬石糧食什麽時候給他們?他們說了,這次夏收,他們至少要拿到一半的糧食。”

伊春軍屯豐收的消息,不脛而走,畢竟作物上頭的果實騙不了人的。這不,他們剛收割完所有成熟的作物,好多都還沒曬幹入倉呢,朱大帥就迫不及待地派人來要糧了。

“給他們!”有了高產的紅薯,大將軍給糧食爽快極了,根本懶得和朱大帥扯皮。再說也是之前答應了的。

說完這話,大將軍朝姚春暖那裏掃了一眼,反正以朱大帥守財奴的性子,這些糧食到了他手裏,至少得有一小半進了他的私庫。等以後他們軍屯缺糧了,他們還不能到朱大帥那裏拿一點嗎?現在呢,就當是存到他那裏了。

大帥府裏,正在盤算著即將有一大筆糧食入賬的朱大帥突然心底一陣惡寒,左看右看,沒找著原因,只當是自己的錯覺。

有了大將軍的命令,伊春軍屯糧倉大開。伊春軍屯大曬場,一麻袋一麻袋的糧食有序地壘在上面。

四十四萬石的糧食,伊春大營的人來回地檢查過,檢查完了之後他們發現軍屯的人很實誠,給的都是飽滿的好糧食,沒有以次充好,也沒有短斤兩。

伊春軍屯來討糧的小頭目們一個個面面相覷,這這——怎麽就那麽實誠呢?不敢相信啊?不是他們揭自家的底,要是這事讓他們大營的大人來幹,指定是好糧和差糧摻雜著給了。只要顆粒飽滿的好糧占到七成以上,他們家大人就能拍著自己的胸脯說這是絕世好糧。

伊春軍屯這邊負責給糧的小頭目不耐煩了,“我說你們伊春大營的人有完沒完,說說這都第幾次了,第六次了吧?人家最多也就檢查個三四遍,你們檢查五六次,還沒有住手的意思,太喪心病狂了吧?”

不就是檢查個糧食嗎?沒問題就交接,交接完就拉走好了。而且他們還一邊檢查一邊偷瞞他們,這是什麽意思?擱心裏偷偷罵他們呢?

伊春大營那邊的人被說得,臉色訕訕,他們能說他們在出門前被上級耳提面命要好好檢查伊春軍屯上交的糧食嗎?他們這不是沒敢相信伊春軍屯這邊會按質按量地把糧食給他們嘛。

“你們軍屯給我們的糧食太好了,我們有點不敢相信。”伊春大營的人實話實說。

伊春軍屯的交糧官翻了個優雅的白眼,小看人了不是?區區四十四萬石糧食,他們用得著弄手段?他們伊春軍屯的計謀都是出自大將軍的幕府。但沒個兩三倍的利,他們軍屯幕府的大人們都不愛動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