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元日(下)(第2/3頁)

她搖頭晃腦,口若懸河,將這些玄而又玄的問題拋還給他,巴望這石頭師弟能張口結舌,少問兩句了。

裴遠時果然做出投降的動作:“好,好,師姐是天下第一道姑,不單能捉妖抓鬼,更通曉老莊之學,是愚弟多嘴了。”

清清將手指從水碗中拿出,隨便甩了甩,便開始撈元宵,聞言,只是得意地哼哼。

元宵在沸水中翻滾,清清用笊籬撈出盛好,又去尋湯勺舀熱湯,隔著騰騰熱氣,少年的眉目氤氳不清,她聽見他說:“從前,我去過須節山。”

“哦?看來是我小看師弟的見識了。”

白胖的元宵盛在瓷碗中,擠擠挨挨。清清用了些心思,捏了三種餡兒——芝麻、紅棗和鮮肉,但她並沒有給三種餡兒的元宵配不同的糯米粉,每個元宵都同樣的雪白圓潤,僅憑外表,無法分辨是哪一種口味。

二人一通坐在桌邊,裴遠時似乎生了談興:“大概三年前,那時候我將將十歲,隨家人一起去須節山遊玩消夏——”

“那兒並非名勝古跡,也無絕美景致,地兒還難走,你們為啥去須節山消夏?”清清舀起一枚元宵,小口地吹氣。

“因為——”裴遠時也舀起一枚,“有人邀請我的父親,似乎是多年的好友,父親便帶我們一同去了。”

這還是他第一次主動談起家人,清清當然不肯放過刨根問底的機會:“似乎?既然是多年好友,你難道沒見過,一點印象也沒有嗎?”

“確實沒有,他們已經七八年未見了。”

清清咬了一口糯米表皮,香濃滾燙的紅棗餡兒登時便流了滿口,她含糊不清道:“七八年未見之後的突然邀約,也這麽去了,看來的確是交往至深。”

裴遠時用勺子攪著元宵,並不急著動口,只悠悠地說:“是的,那位好友在山上長住,她的確是個妙人,說往年夏天一同玩樂度夏的人不來,就來邀請我們……我們一家都很喜歡她,在須節山中待的那個長夏,是我非常難忘的快活日子。”

“她懂得很多,十分好玩,日日同我父母談天說地,還教了我許多有趣的功夫。她穿著廣袖寬袍,時常自稱貧道,但又經常打野味,喝燒酒,我問她是不是道姑,她就笑著說‘酒肉穿腸過,道祖心中留’。”

裴遠時舀起一枚元宵:“如此胡謅,被她說來卻別有一番瀟灑……初一那天我們送完師父,回來的路上不是捉了只野兔?先把石子扔到兔子藏匿的草叢,讓它以為藏身之處不再安全,驚怕之下,它就自投羅網了。這一招,就是她教我的。”

說罷,他將元宵送入口中,清清接過他的話頭,隨意道:“這一招——要把石頭扔得有準頭並不是什麽難事,難的是要扔得輕巧,扔得暢滑,盡量將破空之聲壓到最低,。然以兔兒耳朵的靈敏,輕易就覺察了石頭是從何處來,一旦它分辨出真正的危險在何處,再往反方向逃竄而去,捕獵者就弄巧成拙了。”

裴遠時看著清清,嘴角勾起,輕輕一笑:“師姐果然博學多聞。”

清清看著他,也沖著他笑:“我還知道,這一招叫‘采野三十六計之聲東擊西’。”

少年的笑意愈發深,如春湖解凍,暖風清拂。清清這才發現,他唇邊上竟然有一個淺淺的梨渦,他的聲音也帶著笑意:“師姐博聞強記,見識廣闊,實在令愚弟欽佩。”

他一這麽笑,清清就有點受不了,並不是笑得難看,而是他平時總板著一張臉,好似日日賭錢輸光,說話也清清淡淡,無甚波瀾起伏,猛地沖人眉開眼笑,實在叫她不慣,不太敢直勾勾地瞧那雙星子般湛然的眼。

她索性擱下筷子,繞過桌子到他跟前,伸手去捏他的臉,叫他再也做不出那樣的笑:“你這個人,有話不好好說,就喜歡拐彎抹角地扯半天,你竟然認識我師叔?”

“現在也是我師叔了。”他臉頰被清清揉捏,眼睛卻帶著得意,“我們現在可是一個師門。”

“我都好久沒見過師叔了,”清清撅了一下嘴,“從前我每年也會去須節山消夏……”

她睜大眼睛,放下手,驚疑地看著裴遠時:“我那年沒去,結果她就把你招徠了?”

裴遠時坐在凳子上,看著少女瞪得圓溜溜的雙眼,和因吃驚而無意識張大的嘴巴,覺得十分可愛,他點點頭,表示確實如此。

“她有沒有——跟你說起過我?”清清忽得有些忸怩。

裴遠時又點頭,道:“師叔時常誇耀,她有個厲害師侄,極富靈氣,頗得她真傳,叫她欣慰不已。”

清清泄了氣:“是打兔子的真傳,還是偷酒喝的真傳?哼,她肯定有說我的糗事,師叔最喜歡拿我取樂了……”

剩下的話語消失在她口中,清清身體忽然僵硬,眼神渙散,似搖搖欲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