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眾真議事(第2/3頁)

眾真能從星圖中解讀出的信息,自然各有不同,也不乏謬誤,各將感悟化為思緒,打在星圖之中,王真人亦匯入自己的解讀,只見各種思緒,在星圖中沖撞拼殺,仿佛在較量誰更靠近宇宙本真,諸位洞天都是漠然觀戰,並不曾助戰。過得許久,各色調和,形成最終解答,眾真方才齊齊探出神念,往其中沉浸而去。

阮慈雖是元嬰修為,但身負東華劍,也有資格參與盛會,其被王真人攜在身側,和她處境十分相似的還有燕山方位的徐少微,她還是上清弟子,卻被太史宜帶在身邊,上清門眾人也不以為意,看來她和太史宜的關系遠比阮慈所想得還要更加親密。不過此時對徐少微,她的觀感已頗為淡然,無有什麽好惡。只是略一張望,便也將神念沉入思緒之中。

那思緒之中,含有幻象萬千,俱是經過眾真群策群力,所演算出的未來之中最有可能成真的景象,但即便如此,未來千變萬化,這些‘最有可能’也不過是縮小了大致範圍,仍有無數畫面飛舞,而且不乏彼此矛盾之處。眾人只能盡各自神念歸納推演,是以倘若神念不足,便是來此也是無用,和之後被人轉告沒有差別。阮慈神念雖較洞天還有所差距,但有王真人眷顧,且她修有感應法,也不無補益,從那無窮幻象中直見本真,心頭當即警鐘大作,輕呼道,“怎會……”

卻見那思緒之中,竟將當日道祖摩擦推演出了幾成真實,只是三名道祖的面目均都十分模糊,言語也無法識別,但大道中的規則動蕩,卻是分毫不差地重現了出來,便連洞陽道祖隱去以前,將大玉周天加速的畫面,也推演得惟妙惟肖。非但如此,更是將大玉周天與瑯嬛周天相撞的時間點,都推測得八九不離十。

——便只在三五千年之間!

時間已經不多了!

刹那間,眾人均已明了王真人召集群真的用意。三五千年之間,大劫將臨,瑯嬛周天必然將會有個結果,事已至此,最多還能再養出一代洞天真人,便是瑯嬛周天的全部戰力,而大玉周天得到道祖眷顧,準備得必然會比瑯嬛周天更加充分。

瑯嬛周天也應拿出自己的應對之策,而在此之間,洞陽道祖恐怕亦不會有太多余力幹涉周天內的變化。其道敵正聯手追索,只怕其稍一露面,便要遭到討伐。再說命祖、時祖都封鎖自身大道,其影響瑯嬛周天的途徑,無形間已少了兩條。大劫來臨之前,瑯嬛周天也可以騰出手來,盡情布置自己的後手。三五千年,稍大的謀劃怕都來不及,不論是大玉周天還是瑯嬛周天,能做的調整都十分有限,這一點倒是對瑯嬛周天更為有利,畢竟其在周天之外的手段便只有謝燕還一人,出入自由的大玉周天,虧損更大。

不過,三五千年,對瑯嬛周天來說依然是極為不利的消息,洞陽道祖之所以以此為反制,可見其已經開始真正忌憚阮慈這未染洞陽道韻的未來道祖,不再寄望於汙染阮慈靈機,而是要將其扼殺在未成道以前。時之道祖因此被迫封鎖時間川流,只怕連阮慈也無法從時間穿梭中再行得利,但三五千年,只怕連元嬰修到洞天都不足夠,倘若阮慈還堅持自身大道,而不是修成青君化身,重拾生之大道,那麽她也就注定在三五千年之後,隨著瑯嬛周天一道灰飛煙滅。

上境修士要你如何,你便是推了這一次,又怎逃得了下一次?

恍然間,阮慈竟是想起孫亦自述歷險時的心路,不錯,太一君主要復活青君,因此才對阮慈鼎力相助,但阮慈卻另辟蹊徑,滅殺了青君阮慈,毀去自己成為轉世身的可能,他隨即封鎖時間川流,如今一步步你推我拉,局勢發展至此,阮慈想不重修青君轉世也不行了。

自從阮慈出世以來,雖然只在中央洲陸修行,迄今只去過南鄞洲一次,但其藏身過去,攫取因果,以身合道,道韻借思潮之力遍布萬古周天,對時間線的改易,卻已讓她在洞天修士中聞名遐邇,眾人對她身處局勢都有一二了解,神念在大殿上空縱橫交錯,也有修士在催促她迅速轉煉生之大道,也有修士卻以為尚未到絕境,倘若瑯嬛周天能擊潰大玉周天,阮慈仍有合道希望,若能借助周天大劫,竊取這其中原本屬於洞陽道祖的大量氣運,或可借此成就道祖,將瑯嬛周天從洞陽道祖手中討要出來。

這些思緒倘若形成一致,那麽便會醞釀出一股力量,給阮慈自身帶來壓力,倘若順其行事,無形間便可獲得這些洞天真人給予的氣運,而倘若要與之相抗,在氣勢場中的壓力無時無刻,需要分神抗衡,於自身修行多少有損。這便是當時掌門支持謝燕還破出周天之後,所要承擔的壓力,若非楚真人以身相代,而阮慈很快在結丹時成就未來道祖,林掌門布局得到眾洞天認可,他如今氣勢也不可能如此旺盛。還好此時眾真莫衷一是,尚未有主流思潮浮現,唯有對抗洞陽的基本立場一致,而王真人又拋出另一副畫面,便是謝燕還藏身母棺,沒入異域周天的那一幕,同時震動靈機,向眾真發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