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日月五行

淩沖落入京師之中,神不知鬼不覺,行走大街之上,見四處皆是奔走的兵士百姓,一個個雖慌不亂。京師之地極其龐大,周圍還有數座小城拱衛。這些小城之中駐紮兵士,並無甚麽閑人居住。此是當年成祖遷都之時所定之策,為的是當時抵禦北方蠻族入侵。但千年之後,承平太久,這些小城逐漸失去了吞並之意,加之京師地價高企,許多百姓便來這些小城中居住。

靖王百萬大軍圍困京師,這些小城中的百姓四散奔逃,非但不能幫忙守城,反而還阻礙大軍分布,著實亂了好長時間,才漸次安頓下來。京城周邊共有三道城防,最外一道便是這些小城,以厚實城墻相連,互為犄角。中間一道比外城墻略矮,亦是十分監視。最後一道則是大明皇宮紫禁城中的城防了。

淩沖足下並不粘塵,足步連晃之間,已來至張府門前,本來京師之中有真龍天子坐鎮,真龍之氣充沛,壓制玄魔兩道一幹修行人之修為,但如今靖王造反,惠帝昏厥,太子監國,大明天子龍氣四散,氣運回落,對修士的壓制自然也降低了不少。

淩沖細細品味,只怕法相境界之上的高手便能無懼龍氣壓制,一應隨心。張府門前冷清,並無人把守,大戰一起,京師中年輕壯丁皆被抽調成軍,抵擋叛軍。張府中幾個年輕小廝也上了戰場,家中只剩幾個老媽子。

淩沖輕敲大門,不多時走出一位老管家,識得竟是淩沖,大喜過望。淩沖問了幾句,張守正如今常駐宮中,總攬國事,甚受太子倚重,連張亦如也被恩準進入皇宮,隨身保護乃祖。

叛軍來時,惠帝病倒,送入深宮靜養。朝廷一派混亂,太子挺身而出,以監國身份統攝朝政,這才名正言順。靖王經營多年,早就在朝中買通了一批重臣,當此大軍圍城之時,趁機獻言,請太子攜了惠帝與百官,出逃京師,待落腳穩當之後,再召集四方義士勤王,此為釜底抽薪之計,歹毒非常。

太子畢竟經驗未足,聞言舉棋不定,張守正挺身而出,大罵其等居心,說道成祖當年築造天京之時,將城防夯築的十分牢固,足以抵禦百萬大軍圍困,惠帝與太子坐鎮京師,人心不亂,四方勤王之兵方可源源而來。若太子棄城而走,不啻為自毀後路,莫說突圍之戰要死傷多少將士,就算僥幸脫身,前為蠻國,後有追兵,又能到何處落腳?

依靠天京城防,正可以逸待勞,固守待援,靖王百萬大軍,每日消耗必重,只要堅壁清野,自能待其自亂。張守正不愧為當朝首輔,一番進言擲地有聲,太子聞之,這才息了心思,打定主意固守京師,但也未處置那幾個進讒言之輩。張守正瞧在眼中,暗暗搖頭。

張守正祖孫不在,淩沖也不入府中,就在城中閑逛。有晦明童子在身,京師中那點天子龍氣自然克制不住他,信步往內城而去。內城之中除卻皇宮之外,便只有當朝二品以上的官員方有資格入駐。他瞧了一眼皇宮氣數,見太子的白龍之氣越發昂揚,惠帝的老龍之氣卻岌岌可危,心知若不出意外,惠帝怕是躲不過這一場劫數了。

惠帝此人朝野之中評價毀譽參半,他沉迷女色,一心只想修成外丹,服食長生,數十年不曾上朝聽政,此為昏君之為。但他又知人善用,將張守正等一幹忠心能成拔擢起來,總理政事,使得大明江山安然運轉,此又為明君之道。但他為人剛愎自用,靖王之心天下皆知,臣工們越是苦口相勸,惠帝便越不肯將之罷黜,乃至釀成今日之禍。

淩沖一路行來,思慮惠帝一生,倒也頗有意思。他來內城並非要入皇宮,而是轉道去國師府,瞧一瞧曹靖那廝如何了。反正有晦明童子護駕,全無畏懼。惠帝在位時,曹靖聖眷正隆,欽賜於皇宮之旁修建國師府邸,命其與府中燒煉金丹。其實便是讓曹靖煉制一些壯陽還精的房中之物,之所以在皇宮旁開府,只為離得近些,煉出了丹藥好隨時送入宮中。

惠帝昏厥,太子監國,自然對曹靖沒甚麽好臉色,尚有傳聞太子準備廢去國師之位,將之擒拿下獄,前幾日下了一道旨意,命曹靖禁閉府中,無詔不得外出。就是將其圈禁起來,等候發落之意。文武百官嗅到不同尋常之味,當即與曹靖劃清界限,當年個個恨不得削減腦袋走通曹靖的門路,今日卻避之唯恐不及。國師接旨之後,果然不曾離開府門半步。受寵之時,門庭若市,如今卻是門可羅雀。

淩沖自然傻到以為曹靖當真會在府中閉門思過,堂堂星宿魔宗掌教二弟子若是一道旨意就能洗心革面,那天下眾生皆可證得長生了。繞過皇宮,來至國師府前,目中放出神光,往府中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