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你們不會是在唱雙簧吧(第2/2頁)

“什麽意思?我怎麽覺得子風剛才和蘇化草簽的那個協議,對大河公司沒啥損失,倒是咱們臨機集團吃虧了。”肖文珺說。

秦仲年說:“咱們也沒吃虧。照子風的說法,只是沒有多占便宜罷了。其實我說研制這樣一套設備需要花三五個億,也是為了詐他們,實際上哪用得了這麽多錢。”

“三五個億的確是有些高估了,但要從頭開始研制,一兩個億的投入還是有可能需要的。我看了一下他們的需要,這種多工位同時加工的設備,技術難度不小呢。”肖文珺說。

秦仲年說:“你說的是從頭開始研制,如果我們已經有一些基礎,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做一些修改,投入就沒那麽大了。”

“您是說,臨機有這方面的基礎?我怎麽不知道?”肖文珺詫異地說。

她這樣說也並不奇怪。肖文珺至今仍然是蒼龍研究院的兼職專家。臨機集團的許多新產品開發,都會邀請肖文珺參加研討,所以她對臨機集團的產品線是比較熟悉的。在她印象中,臨機集團並沒有能夠滿足大河無人機生產要求的設備,許多技術是需要從頭開始設計的。

秦仲年說:“這一段你參與臨機的事情比較少,所以這件事你可能不知道。小唐給我們布置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就是開發汽車制造的專用機床,集團拿出了五個億來做這件事,目前還是剛剛開始,沒太多成果,也沒來得及請你參加。”

“這件事我倒是聽子風說過一句,不過,他可沒說要拿出五個億來做。五個億……這可是一個大工程了!”肖文珺很是感慨。

“五個億只是第一期投入吧,未來還要追加,十億、二十億,都有可能的。”唐子風輕描淡寫地說。

“你牛!”肖文珺嗆了一句,不過內心也承認唐子風有吹牛的資格。相比其他企業,臨機集團在技術研發方面的確是非常慷慨的。

高額的研發投入帶來了產品的升級,而產品的升級又讓臨機集團獲得了更多的利潤,從而能夠支撐起這樣的研發,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其他一些企業的領導也有這樣的意識,但卻缺乏唐子風這樣的魄力,尤其是不敢覷覦國際市場,只敢在國內這一畝三分地上撲騰,所以也就沒有這麽大的手筆了。

“秦叔叔的意思是說,你們搞的汽車機床,和蘇化他們想要的無人機機床有共通之處,你們可以把汽車機床上的技術遷移過去?”

以肖文珺的聰明,一下子就猜出了秦仲年說這些話的目的。

按行業劃分,汽車行業是機床行業最大的客戶,沒有之一。早些年,中國的汽車行業相對比較落後,全國汽車年產量不過是幾十萬台,產能分布在數十家汽車廠,最大的企業年產也不到10萬台,所以汽車專用機床的概念並不突出。許多汽車企業都是使用通用機床來加工汽車零配件,正如大河公司用通用機床加工無人機配件一樣。

近年來,國內汽車產業迎來了大發展,汽車產能以每年幾十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到2005年全國汽車總產量已經超過了500萬輛。

規模化的生產產生了對專用設備的需求,尤其是對專用機床的需求。

比如說,汽車中有大量的盤類零件,需要有雙主軸、雙刀盤的數控車床,以便一次性地完成盤類零件兩個面的加工,提高生產效率。

再比如說,有些汽車零件生產批量大,但只限於幾種加工方式,這就要求加工中心不需要配備擁有過多刀具的刀庫,只需要少數幾把刀具即可,這樣就能夠降低加工中心的造價,節約汽車企業的設備投資。

中國機床行業過去沒有專門針對汽車產業的發展而進行產品研發,當汽車產業突然發展起來之後,國內機床企業便顯得捉襟見肘,難以應付。機械工業聯合會曾經做過一個調查,發現汽車行業中八成以上的裝備依賴於進口,國產機床只能占據20%的市場份額,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形勢。

唐子風聲稱要投入五億元資金用於汽車機床的研發,就是基於這樣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