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隱形冠軍(第2/2頁)

周衡笑道:“好大的口氣。國家出錢都只是杯水車薪,你這個基金打算搞到多大規模?”

唐子風說:“最起碼,四五十個億吧,這還只是一期,未來還應當有二期、三期啥的。”

“四五十個億?動靜是不是太大了一點?”周衡質疑道。

唐子風說:“四五十億也不算多吧?換算成美元,也就是五億多,國外那些機床巨頭,哪家一年的研發投入不是幾十億美元,咱們全國拿出四五十億還算多嗎?”

“這個賬不能這樣算。”周衡說,“你們臨機集團內部也有研發經費,一年也有上億美元的規模吧?你說的這個基金,只是針對創業型企業的,一家企業能投個一兩千萬就不錯了,四五十億,這就是好幾百家企業的意思,咱們能有這麽多有投資價值的創業企業嗎?”

唐子風說:“這不一定啊。如果項目好,一家企業投一個億也是可以的。現在高端機床的門檻越來越高,咱們要和國外巨頭競爭,如果投入不足,根本就沒有一戰之力。

“像夏振發搞的那個超硬曲面切削項目,他自己前期就投入了2000多萬,現在據他估計,起碼還要再投入1000萬才能見到效果。他所說的見效,也只是在國內市場上部分替代進口產品而已,做不到全面替代,更談不上到國際市場上去與國外企業競爭。

“我們的目標,是培育起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機床業新秀,沒有幾十億打底子,恐怕是不成的。”

“參與國際競爭,不應當是像臨機這樣的特大型企業去做的事情嗎?你怎麽把希望都寄托在這些小型創業企業身上了?莫非,你對臨機缺乏信心?”周衡問道。

唐子風說:“這倒不是,我們臨機集團一直都沒放棄研發,我們也一直都是拿國外巨頭當假想敵的。不過,像弘華公司這樣的小企業,也有他們的優勢。他們的機制更靈活,激勵也更直接,如果是專注於做一個細分市場,沒準能比我們這些大企業做得更好。

“國際市場上有很多專業的機床產品,就是由規模很小的企業制造出來的。這些企業上百年時間只做這一種機床,不斷地改進技術,形成自己的技術優勢,別人很難模仿。

“我和夏振發接觸的時候,就感覺到他很像是歐洲100多年前的那些能工巧匠。這些人手上有幾項獨門密技,然後便靠著這些技術創辦起一家公司,100多年的時間,就這樣一代代傳承下來,形成壟斷。

“歐洲人能夠做到的事情,咱們中國人也同樣能夠做到。我希望100年後,弘華公司依然存在,還是做超硬曲面切削機床。全世界需要這種機床的企業,都從弘華公司采購。而要做到這一點,當務之急就是向弘華公司注資,幫助它渡過眼前的難關。”

“你這個目標倒是挺遠大的。”周衡笑著點評了一句。不過他心裏也承認,唐子風描述的場景,的確是很吸引人的。

隨著工業的發展,機床的分工也越來越細,有一些機床品類,全球一年的需求量也不過就是幾十台,千兒八百萬美元的銷售額。像德馬吉、馬紮克這樣的機床巨頭,是不可能在這種專業機床身上下工夫的,因為從這些機床上賺到的利潤,還不夠支付其管理成本的。

這種專業機床的制造,還是交給小型企業去做,更有效率。小企業的管理者同時也是企業的所有者,賺的錢都是自己的,自然會有更多的積極性去搞好研發,以便長期地占有這個細分市場。

周衡也是懂行的人,聽唐子風一說,就知道這個道理是成立的,進而唐子風提出的建立專門基金的建議,也就有道理了。

“你說吧,這個基金該怎麽做。”

想明白了這些,周衡便直接向唐子風問計了:

“國家這邊,我請許老出面,從財政申請一筆啟動資金,應當是有希望的。不過,財政能夠拿出來的錢,能有一兩個億就不錯了。你一張嘴就說要搞四五十個億,那麽余下的部分,你打算如何籌措呢?”

“這個嘛,等我找人商量商量再說。”唐子風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