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正文大結局(上)……(第3/4頁)

霍玨到的時候,乾清宮的地上滿是鮮紅的血。

惠陽長公主闔目躺在血泊裏,面色平靜,無悲無喜,早已斷了氣。

至死她都不曾交出那密詔,也不知曉趙昀就在大相國寺,更不知曉她那一刀根本沒將周元庚殺死。

霍玨救下了尚存一口氣的周元庚。

之後他從小福子嘴裏得知,長公主前去乾清宮之前,曾在乾東殿同大皇子見了一面。

可無人知曉她與大皇子究竟說了什麽。

後來大皇子禪位之時,只同他提了兩個要求。

一是厚葬王貴妃,二是厚葬惠陽長公主。

霍玨望著茶盞裏清澈的茶水。

薛無問問他,是否有用?

實則他亦是不知。

上輩子他不明白為何長公主會殺了周元庚,畢竟周元庚對這個妹妹的疼愛的確是發自肺腑。

而長公主之所以會藏起承平帝的密詔,大抵也是想著要保護她這位兄長。既如此,又為何要殺他?

-

盯著公主府的人可不僅僅是薛無問的人,金嬤嬤出了城的消息,何寧自然也是知曉的。

此時正著急地在客棧外頭等著,霍玨一出來,他便疾步上前,還未來得及說話,便聽自家主子道:“金嬤嬤的事,我已知曉。可有查到金嬤嬤是為了何事折返大相國寺?”

“屬下不知。這幾日屬下一直盯著公主府,沒發現公主府有何異常,只不過——”何寧頓了頓,遲疑道:“金嬤嬤出來時,屬下看見公主府的下人往她乘坐的馬車擡進去一面鼓。”

霍玨腳步一頓:“一面鼓?”

“是。風雪太大,又離得遠,屬下只隱約看出那是一面鼓。”

霍玨靜靜立在那,不知想到了什麽,眸色漸漸凝重。

“你去給趙公公遞個口信,讓他派人盯著乾東殿。”

何寧見他神色難得鄭重,忙答應一聲,轉身沖進風雪裏,沒一會便不見了蹤影。

那廂姜黎在霍玨去客棧後,便去清點要給外頭流民送去的薪柴。

這一忙便忙得腳不沾地的,連霍玨何時回來了也不知曉。

見他默不作聲地站在那,便問了一句:“你的事都忙完了?可要回永福街了?”

霍玨望了眼即將暗下來的天色,道:“回去罷,再不走怕天要黑了。”

姜黎闔起手上的賬冊,被刺骨的寒風刮得肩膀一縮,道:“娘和如娘嬸已經回了永福街,我們一回府就能喝上熱騰騰的湯羹。”

這樣滴水成冰的寒夜裏,一碗熱湯大抵就是煙火人間裏的小溫暖。

當然,若是同你一塊兒喝湯的人是你喜歡的人,那就最好不過了。

上了馬車,姜黎便忍不住道:“今兒我聽到好多人誇你,我,姜大掌櫃,與有榮焉爾。”

霍玨眸子裏漫出幾縷笑意,配合著問:“都誇我什麽了?”

“誇你那《奏白災後合行六事》頗有成效,聽說朱大人把《合行六事》往北境那些城池送去了,讓那邊的官府按照上頭說的處理流民和城邦治安。”

《奏白災後合行六事》實則才施行了不到十日,但效果甚著。

朱毓成索性將《奏白災合行六事》送往所有被這場春雪波及到的地方,不僅僅只有北境那幾座城。

姜黎掰著手指復述著今日聽到的贊美之詞,絮絮叨叨說完後,又想起了百姓們私底下討論的九佛塔箴言,忍不住蹙眉道:

“我聽人說,那則箴言裏頭提到了肅州還有定國公。還有人說,去歲和今歲之所以會災禍連連,是因為天子失德。眼下這流言幾乎無人不知,你說,定國公府會不會有麻煩呀?”

沒有哪個皇帝會允許自己的百姓這樣來揣度自己失德的,況且那箴言裏的意思,似乎說是定國公才是天命所歸。

若當真如此,誰知曉皇帝日後會不會對定國公府下手呢?

那,那阿姐怎麽辦?

霍玨擡手撫平姜黎皺著的眉心,道:“定國公府不會有事,阿姐也不會有事。你信我。”

郎君說罷這話,默了默,又對姜黎道:“阿黎,從前害了衛家與霍家的人,除了淩叡,還有一人。那便是當今皇上,周元庚。”

-

成泰七年,二月十四日。

寒風凜冽,大雪壓松,金鑾殿檐下掛起了長長的冰棱。

殿內,朝廷眾官位列兩排,正面色凝重地說著這幾日從北邊各城遞過來的奏折。

短短數日,大雪成災。

請求朝廷派人賑災的奏折跟雪花一般,一片一片在龍案上摞得老高。

好在因著施行了霍玨的《奏白災合行六事》,眼下災情尚且可控。

最令人擔心的是北狄軍的異動。

北狄地處大周之西北,與大周好些城池接壤。

此次的雪災,北狄遭受的災情更甚與大周北境各城。大片大片的草原凍成了冰原,牲畜經受不住嚴寒,大面積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