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3/5頁)

“這我就不知曉了。”薛無問聳了聳肩,道:“本官就是個帶話的,如今話帶到了,也差不多該回去錦衣衛上值。這盛京怕是從今日開始就要熱鬧起來了,還望督公多保重。”

說罷便擡起腳,信步離去。那模樣瞧著,似乎當真就是來傳話的。話傳到了,他二話不說便走,也不問趙保英究竟應不應。

趙保英望著薛無問高大清瘦的背影,陰柔的臉露出一絲沉思。

能讓薛無問給他跑腿,那狀元郎與定國公府的關系比明面上看著的還要深。

他就這般堂堂正正地顯露出他與定國公府的關系,又坦坦蕩蕩地求自己辦事,一副不拿自己當外人的姿態。

委實是叫他又好氣又好笑。

宮裏宮外想求他趙保英辦事的人不知凡幾,也從來不敢空手而來。送金銀珠寶有之,送美人瘦馬有之,就沒見過誰,給他瞅一眼珠子就要他辦事的。

真真是……一言難盡。

趙保英搖頭一笑。

那廂高進寶正往他走來,見他面含笑意,一時有些納悶兒。

敢情那位世子爺是同督公說了什麽好消息啦?竟然引得督公笑得如此開懷。

高進寶心中好奇,便憨憨地問了句:“薛世子可是來同督公報喜的?”

趙保英唇角的笑意一深,道:“哪來的報喜?薛世子是□□來的。”

高進寶沒聽明白這話,但見趙保英說這話時沒半點惱意,便知曉這要討的債啊,定然是督公本身就願意欠的。

-

那廂薛無問出了南直門,便徑直上了外頭的一輛馬車。

暗二守在馬車旁,見他來了,便悄然上前,低聲道:“世子,刑部的齊尚書一早便出了門。先是去了趟大理寺獄看秦尤,之後又親自到大理寺官衙,摘下烏紗帽,同宗大人認罪,道七年前先太子府並霍衛二家的謀逆案乃冤案,而制造這起冤案的人便是淩首輔。宗大人似乎接下了此案,這會正在往宮裏去。”

薛無問攢眉思索,長指敲了敲腰間的繡春刀,道:“朱次輔何在?”

“朱次輔一早就去了都察院,去了沒一會,魯禦史便匆匆出了都察院,去了長公主府。再之後,長公主便進宮來了。”

都察院,長公主府。

朱世叔這是去都察院請魯禦史做說客去了,難怪長公主會選在今日入宮。

薛無問輕笑一聲。

還真讓那小子說對了,齊昌林會主動認罪,率先揭開七年前的那樁舊案。

只要他一認罪,朱次輔、宗遮、魯禦史乃至於長公主都會有所行動。

而這些人會如何做,他竟然一算一個準。

淩叡此人謹慎,不管是青州還是肅州之事,都是隱在幕後,不曾出面過。

雖說但凡是人做的事,就一定會留下點蛛絲馬跡。但那些個蛛絲馬跡,俱都被他與霍玨處理得一幹二凈。

此次不管是青州的案子,還是肅州的案子,火都燒不到淩叡身上。

而這便是他們要的局面。

青州、肅州之事,淩若梵可以有罪,秦尤可以有罪,定遠侯與胡提也可以有罪。

但不能用來定淩叡的罪。

就算淩叡不能從此案中摘除出來,他們也會替他摘幹凈。

淩若梵是淩叡的兒子,胡提是淩叡的表妹夫,明眼人都知曉淩叡不清白。可只要沒有證據,淩叡就能堂而皇之地喊冤。

不得不說,淩叡這偽君子慣會做戲,這些年在民間的口碑自是不差。

只要他喊冤,還真有人會信,那些追隨他的人也會齊心協力地替他走動。

對這樣一個人,明明知曉他有罪,卻偏偏沒有證據定他的罪。

不管是都察院的兩位都禦史,還是長公主,乃至於宮裏的那位王貴妃,定然都會不甘心。

打蛇不死,後患必定無窮。淩叡這次死不了,誰知曉日後他會不會卷土重來?

那小子大抵是從一開始便是這般打算的罷。

一步一步走到眼下這個,唯有重審七年前的案子,方才能徹底弄死淩叡的局面。

如此一來,不管是誰,都不會再猶豫了。

眼下齊昌林既已親上大理寺認罪,那七年前的所有犯案者,除了彼時的康王現在的成泰帝,旁的人,定然是一個都逃不了。

七年前淩叡陷害先太子府的證據他們有,再加上一個齊昌林做人證,只要舊案重審,淩叡再難翻身。

至於成泰帝……

倒是不急對付。

此次舊案重審定然不會將成泰帝牽扯進來,若不然,怎可逼得成泰帝同意重審先太子府的謀逆案?

那兩封寫有康王名諱的密函如今就在朱毓成手裏,不曾送到大理寺。霍玨放心讓那密函落到朱毓成手裏,又要趙保英留住余萬拙的命,必定是留了後手。

想到余萬拙,薛無問微微眯了下眼,道:“今日乘鸞殿有人出了宮,可是去了大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