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劇情線為主,有姐姐、姐夫)(第4/5頁)

得民心,順應天意。

既能震懾外敵,又能號令百官。

這樣的人,一直都有。

只那人一心只想守肅州。

朱毓成喃喃道:“大皇子,到底是太過軟弱。”

朱毓成見過大皇子,也曾在曾大學士告假之時,給大皇子授過幾次學。

那孩子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可心性卻溫弱。身邊之人犯了錯,也不敢訓斥。瞻前顧後,生怕有人會在背後議論他不夠寬宏大量,無明君之相。

作為宮裏唯一的皇子,怎麽也不該養出了這麽一個小心謹慎又唯諾的性子。

這樣的性子,在太平盛世,自是個守成的帝皇,也無甚不好。

但眼下的大周,正值風雨欲來之際,需要的是一個更強勢、更能穩定人心的皇帝。

朱毓成微微一嘆,衛家那小子委實是太過能言善道。又或者說,太知曉如何揣度人心。

他這心呐,自打起了那念頭,便再沒放下過。

-

“旭兒要再心狠些,底下的人犯了錯,該罰便要罰。你是儲君,太過心慈手軟,恐遭旁人利用,也難以震懾他人。”

三個時辰前,王貴妃在乘鸞殿對大皇子周懷旭如是說。

周懷旭小心地點了點頭,道:“母妃教訓得是,兒臣日後定然不會再替他們瞞著了。”

王貴妃望著兒子那張乖順的臉,心裏一嘆。

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事,不過是底下的人耍懶,將他的一本字帖弄丟了。

但凡事見微知著,睹始知終。(1)

旭兒年歲小小便過於心軟,終究不是好事。

一個皇帝可以仁慈,但不可心軟,更不可旁人求兩句便連懲戒都忘了。

王貴妃輕輕握住周懷旭的手,壓低聲音道:“旭兒你是宮中唯一的皇子,如今你父皇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早晚你會繼承你父皇的江山。為人君者,可對天下蒼生心懷慈悲,卻萬萬不可對身邊之人心軟,當斷既斷,免得後患無窮!”

周懷旭望了望王貴妃那雙略帶淩厲的眼,沉默地點點頭。

“好了,母妃今兒也不多說。讓嬤嬤帶你回去乾東殿,明日天不亮還要早起去上學。那兩名內侍便留在這兒,母妃自有安排。”

周懷旭明白那兩名自小陪在他身邊的小太監,大抵是留不住命了。他嘴唇動了動,卻終究是沒再求情。

出了乘鸞殿,阮嬤嬤撐開傘,對周懷旭溫聲道:“今兒雪大,地滑,殿下仔細腳下。”

周懷旭心不在焉地應一聲,回想起方才王貴妃說的話,忍不住道:“嬤嬤,我不想做皇帝,一點兒也不想做。皇帝,有什麽好的?”

尤其是,像父皇那樣的皇帝。

周懷旭的話說得很輕,糯糯的聲音兒也很小,也就離他最近的阮嬤嬤聽見了。

可饒是如此,阮嬤嬤還是被他這話嚇了一大跳。

忙左右環顧了一圈,對周懷旭壓低了聲音道:“殿下莫說胡話!方才那話若是叫人聽見了,您身邊所有伺候的人怕是都要見不著明日的太陽了!貴妃娘娘對您寄予了厚望,您可莫要讓她失望!您是這宮裏唯一的皇子,也只有您,日後能做這宮裏的主人!”

周懷旭聽罷這話,細瘦的肩登時一垮。想起王貴妃對他的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殷殷切切的期盼,只倔強地抿了抿唇,再不出聲了。

阮嬤嬤看得心裏一酸。

大皇子是她奶大的,她最是清楚他是什麽性子。這孩子心腸太軟,也沒甚野心。之所以那般認真地讀書治學,不過是為了貴妃娘娘罷了。

可他若真是為了貴妃娘娘好,那就一定要坐上那位置。若不然,貴妃娘娘這些年受的苦,豈不是都白受了?

殿外的這一番對話,王鸞自是不知。

周懷旭離開後,她便拿起一把金絲繡牡丹花團扇,歪在貴妃榻上,閉目靜思。

馬嬤嬤見她神色凝重,忙上前給她按了按額角,溫聲道:“朝廷之事,娘娘莫要太過操心。左右不過是淩首輔與王家他們的事,與娘娘何幹?皇上近來……脾氣一日比一日暴躁,這個節骨眼,娘娘最好便什麽都不理。”

王鸞擡起眼睫,扭頭望著一臉愁緒的馬嬤嬤,笑道:“本宮想不理也不成呀。嬤嬤你信不信,明兒一早,余萬拙肯定要偷偷往乘鸞殿遞口信。淩叡那偽君子怎會替本宮考慮?還有瀛洲和秦尤那邊,定然也要本宮想法子。這些人啊,就是跗骨之蛆,怎麽避都避不開!不過嬤嬤你放心,本宮一點兒也不憂心,不僅不憂心,實則心裏暢快極了!”

馬嬤嬤手上的動作一頓,以為王鸞是在說氣話,“娘娘……”

王鸞道:“嬤嬤可知淩叡有多看重淩若梵?淩若梵的死對他來說,不啻於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當初他派人去青州救衛家那位天生鳳命的大娘子,打的是什麽主意,本宮還能不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