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三)……(第2/3頁)

他是清楚先皇後家世的。

身為孟氏嫡長女,孟霜晚是嫡系一脈唯一的女子,並無同胞姐妹。

且就算有,也不可能兩人生得一模一樣。

秦淮瑾當初因為過於沉浸於皇後崩逝的悲痛之中,再加上若月本身就是皇後的貼身宮娥,冬至那日當著眾人的面,若月說那女屍便是皇後,旁人自然不會多想。

可今夜見了阿月後,秦淮瑾才意識到當初的事似乎有許多漏洞之處。

那些都是這一年多來,他不曾細想的。

因為他害怕面對過去,害怕再想起當初看見那個女屍時,心中那種讓他難以喘息的痛。

而撞見阿月後,他才終於沉下心來思考。

發現若月的話,從一開始就有漏洞。

再加上他心中一直希望皇後還活著,所以他才會很堅定地認為阿月和先皇後必定有關聯。

也才會如此深夜,再親自來一趟長安殿。

即便若月心中有所準備,可也沒想到,陛下竟會說出自己見了和先皇後一般模樣的人。

因為若月知道,今天這個日子,能夠入宮的都是宗親朝臣。

當初她讓殿下往外逃,之後也曾試著打聽過殿下的消息,可始終一無所獲。而為了不讓陛下起疑,她只能十分小心地去打聽消息。

在沒有得到殿下消息的那段時日,她一直都在想著殿下究竟會去哪裏。

可萬萬沒想到陛下竟會在元正宮宴上見著殿下。

……或許不是也說不定。

若月想著。

按照殿下的性子,離開皇城最有可能的便是去自己母家尋求庇護。

若果真殿下回了自己母家,又怎會在這樣的日子裏入宮參宴?

所以那人也許真的不是殿下也說不定。

思及此,若月將心中的慌亂壓下。

好在她因為先前跪了一個時辰,整個人都凍僵了,就連整個面部都已經半凍住,因而即便她在聽了天子的話後心中慌了一陣,可面上的神情卻絲毫不顯。

還是一副低頭斂眉的恭敬模樣。

“回陛下。”她強忍著冷意,一點點開口,“奴婢見識少,並未見過和殿下生得一樣的人,可奴婢能對天起誓,殿下她確實……”她說著聲音帶了一絲哽咽,“確實因著當初的那場大火而崩逝,奴婢不敢欺瞞陛下,欺君之罪,奴婢又如何擔得起?”

然而天子並未被她這一套影響,反而看著她問了句:“這一年來,你曾多次在朕跟前說過,當初那場大火十分慘烈,可為何忠心耿耿你,沒有護著皇後,最終是她被燒得面目全非,而你卻活了下來?”

“還記得那之後不久,六尚局的人來回話,說長安殿的宮娥少了一個,當時朕問過你,你說不知。”

“你是真不知,還是當初那被燒死的人,其實根本就是那宮娥,而非皇後?!”

天子字字如刀,一句比一句銳利,讓若月越來越心驚。

因為她知道,陛下說的這些都是真的。

可她也知道,若是自己今夜抵不住什麽都說了,那當初便白費了這麽多力氣。

盡管不能確定今夜陛下所見的究竟是不是當初逃出去的殿下,可若月不敢賭。

所以她只能想辦法。

她跪在地上,任由寒風呼嘯。

面上看不出絲毫問題,腦中卻一直沒停。

最終,在天子即將耐心告罄的時候,她終於開口。

“陛下,奴婢其實先前一直有件事未曾告訴您。”

天子本以為她還會狡辯什麽,不想她竟忽然承認。

“何事?”他道。

此時的秦淮瑾已經認定,當初就是若月騙了他,騙了所有人。

可不想,若月之後說出的話,讓他整個人都驚住了。

“你說……你說什麽?!”看著跟前不遠處的人,秦淮瑾雙目忽地睜大,“你說當初那場大火時,你和皇後聽見、聽見有人說是朕下旨讓放的火?!!”

縱然心中想了許多若月會狡辯的說辭,可他怎麽也沒想到,竟會聽見這樣的話。

若月方才說,當初之所以被燒得面目全非的是皇後,是因為火是從皇後的寢殿內室燒起的,而當時若月在外側。

大火燃起的時候,內寢和外側已然被掉落的廊檐攔住去路,若月根本沒辦法過去救皇後。

而皇後當初是有機會逃出來的,但最後是她自己放棄了生的希望。

只因那場火正燃著的時候,她和皇後在殿內聽見了外面有一宮娥和內侍說的話。

那兩人說,是陛下為了給敏昭儀鋪路,且因著他已經倦了皇後,又厭惡她害了皇嗣,但因著顧及孟氏和鎮軍大將軍,才下旨讓人神鬼不知地放火。

這樣便能讓眾人覺著,皇後是死於意外。

“那不見的宮娥奴婢確實不知她去了哪裏,但當時奴婢曾聽見,她說冷宮地方有一處地方能通往皇城之外,她說自己若是有危險,便會往那兒逃出宮。至於這兩人究竟是不是同一人,奴婢便不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