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賦稅

運河之上,水光粼粼,一艘大船劈波斬浪,向著北方迅速的行駛。

大河兩岸,樹木蔥翠,轉眼之間,就過去了十幾裏。

風元、袁承志、焦公禮還有溫青青等人站在船上,望著河面兩側的景象,心中各有所思。

河面上,除了他們所乘坐的大船之外,還有許多的商船,以及運往京城的漕糧。

京城數百萬人丁,就指望著江南運送的漕糧生存,漕運一旦被截斷,京城的百萬人丁連吃飯都成問題。

“這些漕糧,到京城的時候,也不知道能剩下多少……十石糧食,至少要‘漂沒’四成,甚至更多!還有發給官兵的餉銀、各地解壓的稅銀,都會被‘漂沒’,這大明的官吏,已經爛到骨子裏了!”

風元看著運河上的漕糧,想到了大明官吏默契維護的一種規矩,那就是“漂沒”。

以大明官吏的操守,無論是運河還是海運,運送百萬石糧草,在路上至少有五十萬石被沿路的各大官吏盜走賣錢。

還有皇帝發給官兵的餉銀,還沒有從戶部的庫房運出來,就憑空少了三成。

等發到官兵手中的時候,經過層層剝削,官兵拿到手的銀子,連原本的三成都沒有。

種種陋規,一層層剝削撈錢的手段,已經形成了堅實無比的大網,讓大明積重難返。

或許,鳳陽總督馬士英就是考慮到這點,才派遣麾下的精銳人馬,護送兩百多萬兩漕銀,走陸路押往京城。

不經過運河,就不用和河道上的大小官吏打交道,這樣就不會平白的讓這一大筆銀子“漂沒”。

“大破才能大立,想要讓大明浴火重生,就必須掃清這些余毒!”

滿清十二帝之中,有號稱千古一帝的康熙,也有自稱十全武功的乾隆,但在風元眼中,兩個人加起來也比不上雍正。

如果沒有雍正的官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的改革,任由從明末遺留下來的余毒肆虐,滿清未必能有兩百多年的國運。

也是雍正在位,才打破了胡運不過百年這句話。

不過,滿清十二帝之中名聲最大的是“三祖一宗”,雍正的名聲反而遠不如這四人。

不過風元心念一轉,就明白了原因。

這個年代,掌握天下輿論的畢竟是文人士子,在這些士紳眼中,禦下比較寬縱的康熙乾隆才是真正的聖君。

風元此時思維發散,突然想到了當初自己沒有穿越的時候,曾讀過的“五人墓碑記”。

年輕的時候,還以為這五個人是反抗昏君奸臣的烈士。

當自己成長閱歷增長之後,這才發現,這五個人原來是江南那些士子豪商的打手,是為了抗稅。

揚州的鹽商,家財數百萬,吃一頓飯都要上百兩銀子。江南的士子,只要成為舉人,田地免稅。每個人名下都有數千上萬畝的田地……

但在繳納稅負的時候,這些人卻不用繳納一文錢。

所有的錢糧負擔,都落在了只有兩畝三分地的下層農民身上。

整個江南的茶稅,以前的時候,每年還有幾十萬兩銀子,等到了天啟、崇禎年間,每年就只剩下幾十兩銀子了。

大明十三省,千萬裏方圓地界,上繳的茶稅居然只有幾十兩銀子,簡直是一個笑話。

盡管如此,江南的士子豪商還不斷的上書,要求減免稅負,甚至直接把商稅給免了,以免朝廷“為民爭利”。

每當風元想到這點的時候,就感覺這些人在不斷作死。

這種抗稅不交稅的行為,大明在的時候還管用,畢竟是漢人王朝,總要講究“民心”。

等大明覆滅之後,滿清占據天下,這些人仍舊不改,結果就是被殺的人頭滾滾。從此,江南的士子商人,全都變得老老實實,成了滿清的財賦重地。

大明亡了之後,這些人才知道大明的好。

有時候,風元真想坐視清兵踏入江南,讓他們知道沒有大明庇護的下場。

不過,這些士子鄉紳死就死了,其他的百姓卻是無辜。清兵一到,必然生靈塗炭,無數百姓慘遭屠殺。

風元自然不能讓這種情況發生。

“算了,等將來我掌握大軍,也能按照雍正的手段,解決大明王朝的種種弊端。”

風元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到時候全天下的士子和滿朝的官員,都會變成他的敵人。

這樣強的反噬,不是什麽人都能承擔的。

一旦得罪天下士子,皇帝也不一定安全。

正德皇帝和天啟皇帝的“落水”,就能證明這點。

號稱大明一相的張居正,人亡政息,全家被抄。

但風元擁有足夠強悍的武功,首先能保證自身的安全,只要再牢牢掌握一支縱橫無敵的兵馬,任何反噬,對他來說都是撲面清風,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