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賜福

“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民眾思想是很簡單的,”伊麗莎白說:“誰讓他們活,他們就讓誰活。”

說這句話的時候,她與小歐根正在一座典雅的小禮拜堂前,維斯比與大多數源自於羅馬時期的古城一般,在崎嶇起伏的山地上建造建築,鋪設道路,城墻與老建築基本上都由灰白色的石灰石建成,新建築則多數以紅磚(有時會塗刷白堊)建成,他們從市政廳走到這裏,大約有四五百尺的樣子,一路上都有人向伊麗莎白鞠躬行禮,表明他們並不是不知道伊麗莎白的身份。

但伊麗莎白身邊只有兩名侍女,維斯比總督,兩名瑞典軍官,還有一個小歐根,這點數量在暗殺與暴動中未必能派得上什麽用處:“父親和我說過,如何看一個君王是否成功,那就看看他敢不敢孤身一人行走在民眾中,如果他能走到民眾中,又從民眾中走回來,就代表他必然是受愛戴的。”她轉過身,對小歐根淘氣又愜意地笑笑,“可惜是他做不到,我的丈夫也做不到,或者說,任何一個強大國家的君王都幾乎無法做到,因為他們在強大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有著許多敵人,這些敵人若是不夠道德,又或是太過愚蠢,是會做出一些令人猝不及防的事情來的。”

她又轉向街道的末端:“但維斯比只是一座城市,哥特蘭只是一座大島,如果我還不能做到如父親所說的那樣,豈不是太令人失望了?”

“您的父親令人敬佩,”維斯比總督由衷地說道:“太陽王之名正如他的榮譽一般熠熠生輝,永不墜落。”

“我只希望能夠做到他所期望的百分之一。”伊麗莎白說道,然後他們沿著向下的坡道繼續往前走去,那座小禮拜堂往下的幾座建築都屬於聖瑪利亞大教堂,聖瑪利亞大教堂是維斯比的主座教堂,也是城中最顯眼的建築物——白色墻體,紅色屋頂,三座高聳的木質塔樓——這三座木質塔樓有著尖尖的頂,因為歲月侵蝕與煙火熏烤而染上了深沉的黑褐色,在碧藍的天空中尤其矚目。

聖瑪利亞大教堂原本不是維斯比最大的教堂,但在一場人為造成的大火中,火焰的海嘯呼喊著席卷過了大半個城市,當時的人們都幾乎要絕望了,以為他們就要徹底失去家園了,沒想到,火焰一碰到聖瑪利亞大教堂,就立即熄滅了,哥特蘭人由此認為他們受到了聖母瑪利亞的庇護,就將這座教堂改做了主座教堂,將它看做一樁巨大的聖跡。

那三座被煙火熏烤但也奇跡般沒有被引燃的木質塔樓也成為了聖物一樣的存在,如今,除了大主教與這座城市的主人伊麗莎白王後,普通人並不被允許登上塔樓。不是管理這座教堂的教士趨炎附勢,而是那些虔誠的人總想掰下,鋸斷一塊木頭帶回家庇佑自己與家人,如果不加限制,也許用不了幾天,這三座沒有被大火摧毀的塔樓就要葬送在信徒的手中了。

不過今天伊麗莎白不是帶著他們來瞻仰聖跡的,小歐根對她來說如同家人一般,維斯比又是她的領地,她就免了一些繁文縟節,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一到維斯比,就要完成的一系列重要工作——她畢竟是瑞典王後,一年中還是有大部分時間要用在履行王後的義務上,凡是正式場合,國王身邊沒有王後必然要引起一番議論紛紛,她這次能來見奧爾良公爵與小歐根,也是因為他們是太陽王的使臣,也因為有瑞典人想要加入新十字軍的緣故。

“這裏是聖瑪利亞孤兒院。”伊麗莎白說。

展現在眾人面前的是一個寬闊的庭院,四周一樣被碧綠的桑樹環繞,庭院裏只有一條道路通往廳堂,道路兩側不是人們司空見慣的灌木迷宮,也不是噴水池,而是一排排的床單與長袍,白色的織物在晾衣繩上沐浴著陽光,伴隨著微風輕輕搖擺,仿佛是一群貴女騎士們正在翩翩起舞。

前來迎接他們的是維斯比主教,還有幾名教士,他們身後跟隨著修女嬤嬤,“太好了,”主教說:“王後陛下,我們新收容了一百五十三名嬰兒,就等您來賜福呢。”

“怎麽?”伊麗莎白微微蹙眉,“最近沒有大的戰爭。”

“是沒有,”主教說,他是一個目光銳利的中年人,從面相上,不從堅硬到足以頂起小圓帽的頭發來看就不是一個願意輕易妥協的人:“是那些波蘭的韃靼人和哥薩克人,他們聽說了這裏有修道院願意接受被遺棄的孩子,就將他們的孩子放在小船上,乘著晚上漲潮的時候推到哥特蘭的岸邊……唉,若是我們發現了,就要連著把他們帶來的人一起捆綁起來丟在小船裏遣送回去,但有些時候就不能,我們也沒辦法把孩子丟到大海裏啊。”

小歐根頓時想起了他在波蘭經過的那些事兒,不由得升起了深厚的同情心,但要將這樣多的嬰兒撫養長大到能夠獨自謀生,需要很大一筆費用,而且可想而知,這筆費用是要如同溪水一般長流不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