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利奧波德一世向我們告別(下)

“路易十四能給他兒子的,我為什麽不能給!?”

利奧波德一世這樣說道,讓環繞在他床邊的人,包括風塵仆仆的小歐根都吃了一驚。

——

讓我們將時間撥轉到十幾天前,那時候利奧波德一世的使者來到了巴黎,除了有意與法國談和之外,為了他的繼承人小腓力與奧地利,他有意將小歐根·薩伏伊接回維也納,在法律層面上他會承認這個孩子,而後依照傳統,這個年長了將來的奧地利大公十來歲的異母兄弟會成為攝政王,就如西班牙的唐璜公爵與卡洛斯二世。

也因為這個原因——不是一兩筆不錯的收益,兩三座宅邸或是森林,又或是一片荒野與田地——這不但關系到小歐根本人,也關系到他的子孫後代,所以這個決定,就算是太陽王路易十四也不能代他做,不僅不能代他做,還要敦促他接受奧地利人的請求,前往維也納,送別他的生身之父。

王後特蕾莎在小歐根啟程後,不由得對路易抱怨說,她還以為小歐根會遲疑,會拒絕,還斟酌了許多詞語預備來說服他,沒想到他只是考慮了幾個晚上就答應了。路易就告訴他說,正是因為小歐根對他們,對凡爾賽,對法國有著深厚的情感,他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人心善變,就連小歐根自己也不確定會不會在未來的幾十年裏遭到挫折或是冷落,如果他這時堅決不去維也納,到時候誰也不敢說,他就不會悔恨起現在的決定,畢竟人們都說,沒有得到的東西才是最好的,一旦他升起了比較的念頭,其結果絕對不會有利與他或是法蘭西。

倒不如讓他去維也納親自看看,了解一番,權衡利弊後才做出決定,到時候,無論是選擇繼續留在法蘭西,還是受了利奧波德一世的誘惑,他都不會有什麽遺憾懊惱的地方。

於是,雖然路易十四還要與大臣、將領與議員們商榷應當如何進行談判——利奧波德一世的虛弱在使者帶來的條約中展露無疑,但對於這個敵人,難道還要心慈手軟不成?所以真正的談判與簽約可能要拖延到幾周之後,不過小歐根卻可以與法國的使臣隊伍一起,先行動身往維也納去。

他們要穿過意大利北部——也就是西班牙王位繼承權的戰場,然後是大半個奧地利,才能抵達最東端的維也納,讓小歐根來說,他仿佛經過了一首波瀾起伏的樂曲,先是法蘭西洛林、阿爾薩斯地區的富饒與興盛,而後是米蘭地區的荒涼與貧瘠——戰爭帶來的貧瘠是很可怕的,簡單來說,就是什麽都沒有,人、牲畜、村莊或是城鎮,甚至是林地與溪流,到處都是一片片黃黑色的焦土,鼓著水泡的沼澤,還有時隱時現的臭味與白骨;但等他們進了阿爾卑斯山的山口,從這裏沿著德勞河往東走的時候,蔥蘢的顏色又出現在了他們的視野裏,村莊裏也有了燈光,城鎮的鐘聲傳出很遠,他們在重新修繕的水泥路邊見到了同樣由粗糙的水泥磚與木頭造起來的旅店,裏面有吃有喝,還有給馬匹的飼料;等到了如格拉茨這樣古老的大城,還能看見成排的煤氣燈,城外還有轟鳴的鍋爐廠,這些都讓小歐根感到熟悉。

法國的使團在距離維也納不遠的巴登與小歐根分開,免得維也納人對小歐根的第一印象就是他來自於法國,來自於敵人的國家,至於小歐根將來要如何抉擇,他們並不怎麽擔憂——哪怕小歐根確定要留在維也納呢。

利奧波德一世如此迫切,是因為囊中空空,他的麾下不是沒有得力的大臣與將領,但與年輕有為的小歐根相比,他們年紀大了,也不具備後者這樣出眾的軍事天賦,只能算作守成之人罷了。相對的,路易十四卻沒這種煩惱,他上有年長可靠的蒂雷納子爵與旺多姆公爵,中有沃邦、紹姆貝格與盧瓦斯,下有如小歐根、維拉爾與約瑟夫,讓·巴爾,拉法耶特侯爵這樣的年輕人……他曾經羨慕過英國的護國公克倫威爾,如今仿佛是上天有意彌補,可用可信的人手多如繁星。

使團中也有人說,如果他是小歐根,也許會選擇留在維也納,奧地利與哈布斯堡如今可謂內憂外患,比起已經穩固到不可動搖的法蘭西,他若是成了攝政王,更能放手施為,銳意進取。但也有人說,就算他得賜權柄,也要受到如選侯、王太後、重臣以及奧斯曼土耳其人的諸多掣肘,何況看卡洛斯二世與唐璜公爵就知道了,攝政王必然會成為國王的眼中釘肉中刺,一日勢弱,其結果不是斷頭台就是絞刑架,最好也不過是終身囚禁,實在是沒什麽好值得去爭取的。

他們說的也不算錯,無論是決定留在維也納,還是回到法蘭西,孔蒂親王在心中想道,小歐根與國王陛下(路易十四)也定然有這樣的想法。